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心理状况和代谢性指标控制的影响

被引:21
作者
孙冰
孙海玲
班博
于世鹏
李萍
张梅
张丽芳
魏红
孙琳
乔庆荣
张红丽
机构
[1] 济宁医学院
[2]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糖尿病中心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行为干预; 生命质量; 心理状况; 代谢性指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95.1 [医学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行为干预对 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心理状况和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 对2型糖尿病患者按登记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 (A组 )、对照组 (B组 ),进行糖尿病知识问卷、糖尿病生命质量问卷调查和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并对其血糖、血脂、体重等代谢指标的控制情况进行比较,两组均给以降糖药物治疗,A组并给予行为干预, 6个月后两组重复上述量表测评及代谢指标检测,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问卷采用自拟糖尿病知识问卷、丁元林修订的糖尿病生命质量量表 (A DQOL)和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结果 两组治疗后比较,生命质量问卷总分:A组 100. 3±28. 6、B组 138. 9±10. 7;生命质量满意度:A组 33. 3±8. 4、B组 42. 8±9. 2;影响程度:A组 46. 4±3. 4、B组 57. 2±4. 2;忧郁程度Ⅰ:A组 12. 6±2. 1、B组 18. 8±2. 4;忧郁程度Ⅱ:A组 8. 8±2. 6、B组13. 9±1. 1,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1);A组治疗后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症状、忧郁、焦虑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显著 (P<0. 05),而B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 05);两组治疗前后强迫症状均有显著差异 (P<0. 05);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等,A组较B组均有显著性改善 (P<0. 01)。结论 行为干预治疗对改善糖尿病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J].
潘润德 ;
邹劲涛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4, (01) :40-40
[2]   256例糖尿病病人问卷分析 [J].
曾祥洪 ;
陈勇 .
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3, (02) :66-67
[3]   糖尿病教育对接受胰岛素治疗患者的影响 [J].
范丽凤 ;
张小群 ;
朱筠茵 .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0, (03) :21-24
[4]   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与糖尿病代谢控制的关系 [J].
左玲俊 ;
徐俊冕 ;
高鑫 ;
季建林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999, (04) :28-29
[5]   糖尿病代谢控制的行为医学干预 [J].
张作记 ;
文汉琛 .
医学与哲学, 1999, (08) :53-55
[6]   糖尿病患者心理卫生调查分析 [J].
刘冬年 ;
王茜帆 ;
许行健 ;
麦坤仪 .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1998, (02) :101-102+131
[7]   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行为特征研究 [J].
徐震雷 ;
范晓舵 ;
胡佩诚 ;
李心天 ;
冯晋光 .
心理学报, 1996, (03) :31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