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的平均余环流

被引:16
作者
徐如彦 [1 ]
赵保仁 [1 ]
黄景洲 [1 ]
杨玉玲 [1 ]
雷方辉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研究中心
关键词
平均余流; 大面分布; 石油平台观测; 渤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21 [海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72个渤海石油平台、站点测流资料,阐明了渤海的平均余环流特征,并用已有的数值计算结果阐明了其形成机制。观测表明在黄河三角洲近海存在一支北-东北向的流动,可抵达秦皇岛附近水域,数值计算表明该支流动主要是潮生的;在辽东湾北部存在一顺时针向的涡旋运动,在冬半年该涡旋是风生的;在渤海湾北部存在潮生的逆时针向的余环流。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渤海夏季底层环流的观测与模拟 [J].
江文胜 ;
吴德星 ;
高会旺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511-518
[2]   渤海的潮混合特征及潮汐锋现象 [J].
赵保仁 ;
曹德明 ;
李徽翡 ;
王其茂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1, (04) :113-119
[3]   渤海冬季环流形成机制动力学分析及数值研究 [J].
赵保仁 ;
曹德明 .
海洋与湖沼, 1998, (01) :86-96
[4]   三维陆架海模式在渤海中的应用Ⅰ.潮流、风生环流及其相互作用 [J].
黄大吉,陈宗镛,苏纪兰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6, (05) :1-13
[5]   渤海的环流、潮余流及其对沉积物分布的影响 [J].
赵保仁 ;
庄国文 ;
曹德明 ;
雷方辉 .
海洋与湖沼, 1995, (05) :466-473
[6]   渤海中部长期流的观测与余流分析 [J].
匡国瑞 ;
张琦 ;
戴煜芝 .
海洋湖沼通报, 1991, (02) :1-11
[7]   黄河海港海域潮流、余流分析 [J].
叶和松 ;
房宪英 ;
黄易畅 .
黄渤海海洋, 1989, (02) :100-105
[8]   渤海潮波运动的三维数值计算 [J].
于克俊 ;
张法高 .
海洋与湖沼, 1987, (03) :227-236
[9]   南黄海西部的陆架锋及冷水团锋区环流结构的初步研究 [J].
赵保仁 .
海洋与湖沼, 1987, (03) :218-226+313
[10]   不完整逐时潮汐观测记录的分析 [J].
王骥 ;
方国洪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1, (02) :19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