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开穴疗法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被引:6
作者
税典奎
陈峭
侯秋科
蒋应玲
机构
[1]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医院脾胃病科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郁气滞证; 针灸疗法; 子午流注开穴疗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开穴疗法对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符合FD诊断标准的病例120例,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子午流注开穴疗法治疗、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观察并比较3组的主症积分和临床疗效,以及胃电节律的变化和胃肠激素检测值。结果 (1)子午流注开穴疗法组、中药组、西药组的平均疗效指数分别为97.5%、95.0%、92.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3组治疗后早饱、脘腹痞满、纳呆、脘腹灼热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与西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3)子午流注开穴疗法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胃电主频率、增高电幅值、减低胃电节律紊乱系数,与西药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4)子午流注开穴疗法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水平,与西药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降低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胆囊收缩素水平,与中药组、西药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子午流注开穴疗法治疗肝郁气滞型FD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深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 [J].
胡晔 ;
张红星 ;
周利 .
针灸临床杂志, 2012, 28 (02) :60-63
[2]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外治疗法研究进展 [J].
谢胜 ;
赵正孝 ;
张云波 .
中医外治杂志, 2009, 18 (02) :50-52
[3]   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治疗新模式的探讨 [J].
白小欣 ;
李铁林 ;
黄胜平 ;
黄燕 ;
蔡业峰 ;
黄培新 .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2006, (05) :70-72
[4]   胃经穴位电针调节胃运动的神经作用机制 [J].
黄裕新 ;
王景杰 ;
王晓斌 ;
王键 .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4, (04) :358-362
[5]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规范(草案) [J].
张声生 ;
汪红兵 ;
李乾构 .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02, (04) :194-194
[6]   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 Rome III process [J].
Drossman, Douglas A. .
GASTROENTEROLOGY, 2006, 130 (05) :1377-1390
[7]  
A prospective study of oesophageal 24-h ambulatory pH monitoring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J] . L.B. Gerson,G. Triadafilopoulos.Digestive and Liver Disease . 2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