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

被引:63
作者
汤一介
机构
关键词
解释学; 中国解释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26 [现代哲学(1919年~)];
学科分类号
010102 ;
摘要
本文接续对“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问题的讨论 ,认为即使这一问题目前尚不能得出确切的回答 ,但对中国解释经典的历史进行一番梳理起码可以丰富西方解释学的内容。作者分析了中国历史上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解释经典的方式 ,即以《左传》对《春秋经》的解释为代表的叙述事件型的解释 ,以《易传·系辞》对《易经》的解释为代表的整体性哲学的解释 ,以《韩非子》的《解老》《喻老》对《老子》的解释为代表的社会政治运作型的解释 ;此外 ,还可找到其他的解释方式 ,如《墨经》中的《经说》对《经》之字义或辞义的解释等等。由此可以看出 ,“解释问题”对中国文化、哲学、宗教、文学等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0+206 +20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理学·佛学·玄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汤用彤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