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优培九及其父本扬稻6号抽穗后叶片与根系衰老特点的研究附视频

被引:12
作者
薛艳凤 [1 ]
郎有忠 [1 ]
吕川根 [2 ]
张洪熙 [3 ]
朱庆森 [1 ]
杨建昌 [1 ]
邹江石 [2 ]
机构
[1]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3]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 根系; 叶片; 生理特性; 衰老;
D O I
10.16872/j.cnki.1671-4652.2008.03.002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水培条件下,研究两优培九及其父本扬稻6号与对照汕优63及武运粳8号结实期叶面积消减率、叶绿素含量、叶片的SOD活性及MDA含量和根系氧化力、颖花根活量、SOD活性及MDA含量等生理活性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两优培九与扬稻6号、武运粳8号相比,绝大多数指标的变化呈现早衰倾向;两优培九叶片的早衰现象先于根系,根衰不是造成叶片早衰的主要原因;两优培九结实前期诸活性指标变幅大于扬稻6号,除叶片MDA含量外,结实中后期活性均较扬稻6号低;两优培九、汕优63结实中后期叶、根诸活性指标总体均低于扬稻6号、武运粳8号,但产量均高于两者。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两优培九剑叶叶绿体衰退进程中的细胞生物学特性初探 [J].
雷华 ;
陈国祥 ;
高志萍 ;
魏晓东 ;
徐艳丽 ;
储慧君 ;
施大伟 ;
吕川根 .
中国水稻科学, 2008, (03) :279-284
[2]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生物学特性及主要配套技术 [J].
邹江石 ;
吕川根 ;
姚克敏 ;
胡凝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8, (02) :43-50
[3]   低温强光对两优培九及其亲本苗期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J].
张云华 ;
王荣富 ;
钱立生 ;
王宝玉 .
种子, 2007, (11) :73-74
[4]   两优培九早衰原因及防止对策 [J].
陈再成 ;
陈伯勇 .
福建稻麦科技, 2007, (03) :50-51
[5]   两优培九早衰原因分析及防早衰的对策 [J].
汪亚萍 ;
韩国兴 ;
洪美萍 ;
吴林根 ;
雷会鑫 ;
吴东根 .
中国稻米, 2006, (01) :37-37
[6]   高产杂交稻品系“两优培九”生育后期的衰老生理特性 [J].
刘辉 ;
徐孟亮 ;
陈良碧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4, (03) :326-328
[7]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及其亲本生育后期的光抑制和早衰特性 [J].
王荣富 ;
张云华 ;
焦德茂 ;
钱立生 ;
于江龙 .
作物学报, 2004, (04) :393-397
[8]   结实期水分胁迫对两系杂交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J].
赵步洪 ;
叶玉秀 ;
陈新红 ;
王志琴 ;
杨建昌 ;
朱庆森 ;
张洪熙 .
扬州大学学报, 2004, (01) :46-50
[9]   两系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适宜种植条件的分析 [J].
吕川根 ;
邹江石 .
杂交水稻, 2004, (02) :48-52
[10]   两优培九早衰原因及对策探讨 [J].
姚余 ;
佘德如 .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02) :14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