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集流灌草立体配置与水分调控

被引:40
作者
程积民
杜峰
万惠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
关键词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集流灌草配置; 水分调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83 [草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该区干旱与水土流失并存 ,降雨量时空分配不均 ,且水热并不同步 (在春夏 ,植物常因缺水而枯死 ) ,致使生态环境建设中恢复植被的难度大。为此 ,采用工程整地措施与灌草立体配置模式 ,发展集流灌草植被 ,调蓄土壤水分 ,促进灌草植被的快速恢复。结果表明 ,在水平阶营造柠条和披碱草 ,在生长初期 0~ 50 0 cm土层含水量可分为 3个明显的层次 ;在生长的第 4年随着灌草根系深扎 ,土壤水分过耗 ,出现明显的干土层 ,分布深度在 1 2 0~ 2 0 0 cm,厚度为 1 0 0 cm。在第 8年干土层扩大到 1 0 0~ 30 0 cm,厚度为 2 0 0 cm。第 1 4年土壤含水量有所回升 ,但幅度不大 ,同第 8年相比 ,仅提高 1 .5~ 2 .0个百分点。水平阶的柠条灌木林随着生长时间的延续 ,其水分贮量变化是否增加 ,仍有待继续研究。该区 0~ 50 0 cm多年土壤贮水量 ,在生长初期 ( 4月份 ) ,1 5年生柠条480 .1 5mm,1 2年生沙棘、山桃分别为 41 4.6mm和 385.4mm,在生长末期 ( 1 0月 ) ,柠条 498.31mm,沙棘 42 3.31 mm,山桃 445.9mm。仅占田间持水量的 30 %~ 58%,接近或略高于凋萎湿度 ,因此 ,目前的土壤贮水量并不能满足灌木林的生长 ,仅能维持其生命。从土壤水分的消耗与贮量分析 ,柠条与禾本科配置是适宜该区建造的优良灌木类型 ,其次为山桃和沙
引用
收藏
页码:210 / 21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