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震旦系白云岩成因研究

被引:50
作者
雷怀彦
朱莲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白云岩; 原生; 成岩; 埋藏; 白云石化; 成因机制;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92.02.009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自然界有无原生沉淀白云岩成为白云石成因研究中长期争论的话题.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对白云石成因机制尚没有完善的科学答案.有趣的是前寒武纪全球广泛发育白云岩,而寒武纪以来形成的白云石很少.目前很少有文章涉及这未解之谜.本文选择了四川盆地震旦系藻白云岩和非藻白云岩,将宏观全球构造、板块运动观点与微观先进分析方法相结合,对白云石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水介质条件、成因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藻白云岩,微、泥晶白云岩为原生(或准同生)形成,纯细晶白云岩为早期成岩白云石化作用形成,含硅细晶白云岩为埋藏环境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的认识,并首次应用晶胞参数和结晶有序度判别原生和次生白云石.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我国部分地区白云岩岩石矿物学研究及其意义 [J].
黄翠蓉 ;
张光荣 ;
王英华 .
地质论评, 1987, (05) :449-461
[2]   青海小柴旦原白云石(PROTODOLOMITE)的X—射线衍射特征 [J].
刘集银 ;
林锡锦 ;
李秀华 ;
王自友 .
矿物岩石, 1986, (02) :128-131
[3]   四川渠县龙门峡三叠系嘉陵江组第三、四段白云石有序度及其形成条件探讨 [J].
黄思静 .
矿物岩石, 1985, (04) :57-62+129
[4]   震旦纪白云岩中的葡萄状构造成因初探 [J].
张荫本 .
石油实验地质, 1980, (04) :40-43
[5]   中国南方震旦纪藻碳酸盐岩的特征及环境意义 [J].
唐天福 ;
薛耀松 ;
俞从流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0, (18) :853-855
[6]  
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进修丛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编,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