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设置一个能反映技术进步的综合经济效益指标

被引:2
作者
支道隆
机构
关键词
经济效益指标; 贡献率; 投入产出系数; 权数; 物质生产部门; 国民经济部门构成; 生产率; 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现值; 产出效果; 总产出; 劳动收入; 劳动报酬; 劳动力;
D O I
10.19654/j.cnki.cjwtyj.1991.02.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生产率指标反映了生产过程中消耗或占用的资源转化为产出成果的效率。资源的稀缺性(在我国尤其表现在生产资料和代表物资的资金方面)使得提高生产率成为促进生产发展的一个中心问题。我们一向习惯于核算单项要素生产率如劳动生产率、资金产值率等。由于劳动力和劳动资料在生产中有互替性,单项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所表现的实际上是一个混合效果——既包括该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也含有要素比例变化带来的影响在内。我们考察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最好能把要素比例变化的影响排除掉,这就是综合经济效益指标之所以比单项要素生产率更能说明问题的原因。二次大战后,西方国家对经济增长核算很重视,多采用综合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wctivity,简称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7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