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约束下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23
作者
张兵兵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约束; 全要素能源效率; 地区差异;
D O I
10.13676/j.cnki.cn36-1030/f.2014.06.002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06 ;
摘要
通过测算碳排放约束条件下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以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样本期内,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较低,年均约为0.503,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0.580)、中部(0.497)和西部(0.422)。FDI、出口、市场化进程、人力资本、能源消费结构对省际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投资和政府干预则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分区域来看,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8种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分阶段考察显示,8种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又呈现出阶段性差异的特征。因此,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政策才是提升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有效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出口学习抑或自选择:基于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的倍差匹配检验 [J].
邱斌 ;
刘修岩 ;
赵伟 .
世界经济, 2012, 35 (04) :23-40
[2]   转型时期经济波动对我国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 [J].
邵军 ;
徐康宁 .
经济研究, 2011, 46 (12) :97-110
[3]   FDI对省际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 [J].
陈媛媛 ;
李坤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6) :28-33
[4]   内生创新、人文发展与中国的能源效率 [J].
陈军 ;
成金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4) :57-62
[5]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能源效率新指标——生产能耗综合指数 [J].
夏炎 ;
陈锡康 ;
杨翠红 .
管理评论, 2010, 22 (02) :17-22
[6]   出口促进中国企业生产率提高吗?——来自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1999~2003 [J].
张杰 ;
李勇 ;
刘志彪 .
管理世界, 2009, (12) :11-26
[7]   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基于1995-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李国璋 ;
霍宗杰 .
经济评论, 2009, (06) :101-109
[8]   考虑环境因素的省级技术效率排名(1999—2005) [J].
胡鞍钢 ;
郑京海 ;
高宇宁 ;
张宁 ;
许海萍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933-960
[9]   能效研究方法和中国各地区能源效率的比较 [J].
杨红亮 ;
史丹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 (03) :12-20
[10]   我国能源效率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分析 [J].
董利 .
产业经济研究, 2008, (01) :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