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权体系的立法设定与实践表达

被引:4
作者
马明亮
机构
[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事诉权; 司法权; 利害关系人; 律师帮助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纵观新中国两部刑事诉讼法典及修正案,刑事诉权已由理论探索逐步转为现实。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不仅赋予传统申诉、控告模式新的内涵,而且增加了新的诉权模式,在立法顶层设计上形成了初步的刑事诉权体系。法治背景下的诉权时代有两个基本要求:诉权行为的正当性与有效性;诉权对司法权制约的合理性。反观我国实践,诉权法治时代的到来尚有现实阻碍:刑事诉权仍然处于弱势地位,诉权的表达途径与有效性不能得到司法机关的充分保障,诉权与司法权之间存在不信任甚至产生紧张关系。实务部门需要探索诉权与司法权在当代中国的衡平机制,以期完善人权保障机制的同时,提升司法公信力与吸纳不满的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3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论诉权理论在刑事诉讼中的导入 [J].
汪建成 ;
祁建建 .
中国法学, 2002, (06) :123-131
[2]   Reforming defence rights in French police custody: a coming together in Europe? [J].
Dorange, Aude ;
Field, Stewart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VIDENCE & PROOF, 2012, 16 (02) :153-174
[3]  
新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适用解答.[M].张军;江必新.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
[4]  
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M].田文昌; 陈瑞华;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  
刑事诉权研究.[M].陶杨; 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
[6]  
刑事诉权原论.[M].陈少林; 顾伟; 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