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昆仑造山带下岩石圈地幔速度结构

被引:26
作者
贺日政 [1 ]
赵大鹏 [2 ]
高锐 [1 ]
王宝善 [2 ]
齐诚 [1 ]
王宝善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Geodynamics Research Center,Ehime
关键词
远震P波; 层析成像; 西昆仑造山带; 印度板块岩石圈地幔前锋; 塔里木岩石圈地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已完成的新疆地学断面研究计划实施中曾在西昆仑山前布置了14个宽频带地震台站.利用记录到的远震P波初至和层析成像方法,研究了西昆仑造山带下的岩石圈地幔结构特征.在已有地震学证据基础上,层析成像结果显示,西昆仑造山带下的高速岩石圈地幔可能是印度岩石圈地幔的俯冲前缘.沿东经80°深度剖面图像显示,在西昆仑造山带下的150~300km处,高速异常的岩石圈地幔前锋与低速异常的塔里木块体岩石圈地幔发生了面对面碰撞.
引用
收藏
页码:778 / 78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利用层析成像研究青藏高原叶城-狮泉河地区深部构造 [J].
薛光琦 ;
姜枚 ;
宿和平 ;
钱辉 ;
王有学 ;
董英君 ;
G.Wittlinger ;
G.Poupinet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4) :329-334
[2]   帕米尔及邻区地壳上地幔P波三维速度结构的研究 [J].
雷建设 ;
周蕙兰 ;
赵大鹏 .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6) :802-811+907
[3]   中国西南及邻区上地幔P波三维速度结构 [J].
雷建设 ;
周蕙兰 .
地震学报, 2002, (02) :126-134+223
[4]   西昆仑—塔里木—天山岩石圈深地震探测综述 [J].
高锐 ;
肖序常 ;
高弘 ;
李秋生 ;
刘训 ;
姜枚 ;
史大年 .
地质通报, 2002, (01) :11-18+51
[5]   横过西昆仑和塔里木结合带的山隆盆降机制动力学模拟 [J].
张贵宾 ;
高锐 ;
肖序常 .
地球学报, 2001, (06) :541-546
[6]   新疆地学断面(泉水沟-独山子)深地震测深成果综合研究 [J].
李秋生 ;
卢德源 ;
高锐 ;
张之英 ;
刘文 ;
李英康 ;
李敬卫 ;
范景义 ;
熊贤明 .
地球学报, 2001, (06) :534-540
[7]   中国西北大陆碰撞带的深部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J].
胥颐 ;
刘福田 ;
刘建华 ;
陈辉 ;
孙若昧 .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01) :40-47+145
[8]   横过西昆仑造山带与塔里木盆地结合带的深地震反射剖面 [J].
高 锐 ;
黄东定 ;
卢德源 ;
钱桂 ;
李英康 ;
匡朝阳 ;
李秋生 ;
李朋武 ;
冯如进 ;
管 烨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0, (17) :1874-1879
[9]   中国大陆西北造山带及其毗邻盆地的地震层析成像 [J].
胥颐 ;
刘福田 ;
刘建华 ;
孙若昧 ;
何建坤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2) :113-122+225
[10]   西昆仑地区新生代火山岩中的深源包体 [J].
罗照华 ;
张文会 ;
邓晋福 ;
郑建平 ;
苏尚国 .
地学前缘, 2000, (01) :295-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