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东北亚阻塞形势维持时的天气尺度波

被引:18
作者
陆日宇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3] 不详
关键词
阻塞高压; 经向强迫; 热量南北输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3 [大气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 NCEP/ NCAR逐日资料,分析了一次夏季东北亚阻塞形势维持期间(1991年6月27日至7月16日)高频波活动强弱的分布和传播的特征,发现在阻塞高压上游的巴伦支海上空有明显异常的高频波活跃区,从该活跃区和位于东北大西洋的常年活跃区,高频波不断东传,传到东北亚时,变弱消亡。据此,作者推测高频波的能量传给了阻塞形势,使阻塞形势得以维持。利用 Eu矢量分析的高频波能量传播也表明了这一点。此外,利用Eu和Ev矢量讨论了高频波对纬向平均流和经向平均流的反馈强迫作用。结果表明,高频波的强迫作用使得时间平均纬向流在急流分支处呈减弱的趋势。高频波对时间平均的经向流反馈强迫作用更加明显,这种强迫使得急流在阻塞高压的上游产生分支,而在下游产生南北分支气流的汇合。最后,分析了高频波和低频波对热量的南北输送,表明在阻塞期间高频波在东亚地区对流层顶附近产生非常清楚的向北热量输送(冷空气向南输送或暖空气向北输送),而低频波(可用来表示阻塞流型)的向北热量输送作用表现在对流层中下层,相对来讲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289 / 30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波列对夏季东北亚阻塞高压年际变化的影响 [J].
陆日宇 ;
黄荣辉 .
大气科学, 1998, (05) :52-59
[2]   1991年夏东亚阻塞高压形成的诊断分析 [J].
王亚非 ;
宋永加 .
气象学报, 1998, (02) :85-97
[3]   时变涡动输送和阻高形成──1980年夏中国的持续异常天气 [J].
吴国雄,刘辉,陈飞,赵宇澄,卢莹 .
气象学报, 1994, (03) :308-320
[4]   1991年梅雨期阻塞高压的维持和瞬变扰动 [J].
陶祖钰,胡爱学 .
气象学报, 1994, (02) :231-234
[5]   1980年夏季华北干旱时期东亚阻塞形势的位涡分析 [J].
毕慕莹 ;
丁一汇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2, (02) :145-156
[6]   夏季江淮流域持久性旱涝现象的环流特征 [J].
陶诗言 ;
徐淑英 .
气象学报, 1962, (01) :1-10
[7]  
长江黄河流域旱涝规律和成因研究[M].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叶笃正等著, 1996
[8]  
北半球冬季阻塞形势的研[M]. 科学出版社 , 叶笃正等著,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