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格局分布特征的区域差异分析——以鄂尔多斯高原伊金霍洛旗为例

被引:16
作者
贾宝全
王国柱
慈龙骏
不详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2]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
[4] 北京
[5] 北京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亚区; 鄂尔多斯高原; 伊金霍洛旗;
D O I
10.13866/j.azr.2003.03.002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伊金霍洛旗为研究区域 ,以TM遥感影像解译的 1998年土地利用图为基础资料 ,将伊金霍洛旗划分为毛乌素沙地亚区、乌审凹地亚区和黄土丘陵亚区。从区域尺度 ,利用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分维数、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平均斑块大小、斑块密度指数和斑块体平均斑块边缘等指数 ,对不同景观亚区的景观格局进行了数量分析。结果表明 ,在景观亚区这一尺度上 ,毛乌素沙地亚区一方面对该旗景观格局起控制作用 ,另一方面该亚区所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最大 ,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最深。而乌审凹地亚区的景观破碎化程度最小 ,人类活动强度最弱。从景观要素来看 ,无论哪一亚区均以天然草地为景观基质 ;不同类型斑块总的格局特点是 ,受人类影响程度愈深的斑块 ,其破碎化程度愈深 ,斑块的复杂性降低。总体而言 ,天然类型的斑块体 ,其斑块复杂性以乌审凹地亚区最为复杂 ,斑块的破碎化程度则以毛乌素沙地亚区最深 ;而人工斑块类型的变化规律在不同斑块类型之间稍有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68 / 1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河西走廊典型绿洲景观格局比较研究——以张掖、临泽、高台、酒泉为例
    角媛梅
    肖笃宁
    马明国
    杨国靖
    [J]. 干旱区研究, 2003, (02) : 81 - 85
  • [2] 焉耆盆地景观遥感制图及其格局变化研究
    张俊
    周成虎
    潘懋
    李建新
    不详
    [J]. 干旱区研究 , 2003, (02) : 86 - 91
  • [3] 川西丘陵区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张世熔
    龚国淑
    邓良基
    李廷轩
    夏建国
    [J]. 生态学报, 2003, (02) : 380 - 386
  • [4] 石河子莫索湾垦区绿洲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贾宝全
    慈龙骏
    杨晓晖
    孙林
    杨洁泉
    [J]. 生态学报, 2001, (01) : 34 - 40
  • [5] 海南岛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肖寒
    欧阳志云
    赵景柱
    王效科
    苗鸿
    [J]. 生态学报, 2001, (01) : 20 - 27
  • [6] 荒漠绿洲生态系统的景观格局分析——景观空间方法与应用
    王根绪
    程国栋
    [J]. 干旱区研究, 1999, (03) : 6 - 11
  • [7] 景观生态学[M]. 科学出版社 , 肖笃宁等 编著, 2003
  • [8]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傅伯杰等编著, 2001
  • [9]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土地沙漠化防治[M]. 科学出版社 , 邸醒民等编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