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促进中国企业生产率提高吗?——来自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1999~2003

被引:299
作者
张杰 [1 ]
李勇 [2 ]
刘志彪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
[2]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3]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本土制造业企业; 出口; 全要素生产率; OP方法; PSM模型;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9.12.003
中图分类号
F752.62 [出口贸易]; F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从出口与企业生产率的关系视角出发,对出口是否促进我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行细致考察。通过采用企业层面微观数据,结合OP方法和PSM模型,并采用多方面的生产率指标以及分行业视角,分析出口对我国本土制造业企业是否具有"出口中学习"作用效应,为转型时期出口导向战略能否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一个可供识别的微观基础。本文发现,在样本观察期内,有出口行为的企业在反映企业特征的多项指标方面都强于没有出口行为的企业;无论是使用单期平均效应指标,还是使用累积平均效应指标,都稳健地验证出口通过"出口中学习"效应促进了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且,这种"出口中学习"效应在企业新进入出口市场之前就存在;出口对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促进效应可能在企业进入出口市场后3年内发挥作用,第4年这种促进效应不再显著;出口对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并不是通过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获得,而有可能是通过促进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与组织管理方式改善以及外部制度环境改进等非创新因素获得。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出口与中国本土企业生产率——基于江苏制造业企业的实证分析 [J].
张杰 ;
李勇 ;
刘志彪 .
管理世界, 2008, (11) :50-64
[2]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 [J].
单豪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17-31
[3]   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与收敛 [J].
谢千里 ;
罗斯基 ;
张轶凡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09-826
[4]   中国本土企业出口竞争优势和技术变迁分析 [J].
姚洋 ;
章林峰 .
世界经济, 2008, (03) :3-11
[5]   中国工业的技术选择与技术进步:1985—2003 [J].
陈勇 ;
唐朱昌 .
经济研究, 2006, (09) :50-61
[6]   债务支付拖欠对当前经济及企业行为的影响 [J].
金碚 .
经济研究, 2006, (05) :13-19+30
[7]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5, (06) :51-60
[8]  
Trade Liberalization, Intermediate Inputs, and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Indonesia[J] . Mary Amiti,Jozef Koning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7 (5)
[9]   Do exports generate higher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Slovenia [J].
De Loecker, Jan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7, 73 (01) :69-98
[10]  
Trade costs, firms and productivity[J] . Andrew B. Bernard,J. Bradford Jensen,Peter K. Schot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 200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