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卫星遥感与地面监测分析北京大气NO2污染特征

被引:27
作者
李令军 [1 ]
王英 [2 ]
机构
[1]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2]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北京; NO2; 质量浓度; 柱浓度;
D O I
10.13671/j.hjkxxb.2011.12.026
中图分类号
X511 [气相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了1999—2010年北京大气NO2地面质量浓度、2004年以来北京及周边NO2柱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999—2007年来北京大气NO2质量浓度以升高为主.2008年实施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措施极大地缓解了北京NO2污染状况,地面质量浓度与垂直柱浓度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2009年北京大气NO2污染又有所反弹,但低于奥运前水平,可能源于控制措施的持续作用及产业结构调整.2010年北京农展馆和定陵站NO2地面质量浓度继续升高;而古城站NO2浓度降至历史最低水平,这主要得益于首钢石景山区冶炼和热轧项目的减停产.受生命期冬长夏短影响,北京大气NO2质量浓度与垂直柱浓度冬高夏低;瓦里关大气NO2以自然来源为主,其柱浓度冬低夏高;龙凤山位于自然源为主向人为源为主的过渡地带,NO2柱浓度季节变化也表现出明显的过渡特征;上甸子基本以城市源贡献为主,NO2柱浓度与北京市区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北京市区NO2质量浓度日变化为双峰双谷型,其NO2柱浓度与上甸子都表现为上午高于午后,而瓦里关则反之,龙凤山的日变化存在明显季节差异.以上4类地区NO2浓度日变化规律的差异主要源于自然源与人为源的贡献不同.NO2柱浓度综合体现区域整体污染水平,而市区站点NO2质量浓度反映局地源影响.北京NO2柱浓度与背景点定陵NO2质量浓度相关性较好,而与市区站点NO2质量浓度相关性略差.
引用
收藏
页码:2762 / 27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MOPITT数据的北京奥运前后CO监测分析 [J].
李令军 .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09, 4 (04) :274-282
[2]   利用卫星数据和全球大气化学传输模式研究中国东部大城市对流层NO2季节变化原因 [J].
岳捷 ;
林云萍 ;
邓兆泽 ;
赵春生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3) :431-438
[3]  
The trend, seasonal cycle, and sources of tropospheric NO2 over China during 1997―2006 based on satellite measurement[J]. ZHANG XingYing,ZHANG Peng,ZHANG Yan,LI XiaoJing & QIU Hong Key Laboratory of Radiometric Calibration and Validation for Environmental Satellites,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LRCVES/CMA),National Satellite Meteorological Center,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81,China.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7(12)
[4]   北京大气中NO、NO和O浓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J].
安俊琳 ;
王跃思 ;
李昕 ;
孙扬 ;
申双和 ;
石立庆 .
环境科学, 2007, (04) :4706-4711
[5]   北京市能源利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和预测 [J].
李林 ;
郝吉明 ;
胡京南 .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06) :746-750
[6]  
上海市环境空气NO2浓度时空分布特征[J]. 夏德祥,徐丽萍,李俊.上海环境科学. 2001(01)
[7]  
上海市环境空气NO2浓度时空分布特征[J]. 夏德祥,徐丽萍,李俊.上海环境科学. 2001 (01)
[8]   我国西部清洁大气中SO2和NO2的观测和分析 [J].
于晓岚 ;
汤洁 ;
李兴生 ;
梁宝生 .
应用气象学报, 1997, (01) :63-69
[9]  
Validation of urban NO<sub>2</sub> concentrations and their diurn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bserved from the SCIAMACHY and OMI sensors using in situ surface measurements in Israeli cities[J] . Boersma K. F.,Jacob D. J.,Trainic M.,Rudich Y.,DeSmedt I.,Dirksen R.,Eskes H. J..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 2009 (171)
[10]  
Near-real time retrieval of tropospheric NO<sub>2</sub> from OMI[J] . Boersma K. F.,Eskes H. J.,Veefkind J. P.,Brinksma E. J.,van der A R. J.,Sneep M.,van den Oord G. H. J.,Levelt P. F.,Stammes P.,Gleason J. F.,Bucsela E. J..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 2007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