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微创术后的康复

被引:13
作者
王予彬 [1 ]
王惠芳 [2 ]
崔芳 [2 ]
孙文琳 [2 ]
朱文辉 [1 ]
袁锋 [1 ]
卢亮宇 [1 ]
机构
[1]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运动医学科
[2]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康复医学科
关键词
运动员; 膝半月板; 损伤; 微创治疗; 康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87 [运动医学];
学科分类号
100216 ;
摘要
目的:研究运动员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微创术后康复的特点及其存在问题。方法:本组病例分为A组(运动员组)36例,B组(普通人群组)45例,经临床检查与MRI检查术前诊断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并由一位关节镜专科医师用微创外科技术行损伤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术后采用康复计划,由一组治疗师实施康复训练。随访时采用临床症状、体征、Lyshlom评分法、膝关节百分法进行评估。结果:A组2例,B组1例剧烈活动后关节疼痛,A组2例分别于术后8个月和16个月损伤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再手术,其余病例临床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正常。Lyshlom评分:A组术前:51.85±18.65,术后93.00±7.00,B组术前:52.38±16.02,术后:92.00±6.00(P<0.01)。膝关节百分法:A组术前:49.56±16.64,术后:92.00±5.00;B组术前:50.43±16.02,术后:94.00±6.00(P<0.01)。两组术前、术后评分相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微创外科技术及其康复计划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无论是运动员还是非运动员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对竞技运动员来讲,存在术后早期康复中过度负荷和训练引起临床症状的倾向,康复中后期的肌力训练和本体感觉训练等显然达不到运动员竞技状态恢复的要求,相关的研究值得康复医学界的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膝关节功能评估表的临床研究 [J].
王予彬 ;
王惠芳 ;
李国平 ;
胥浩 ;
朱文辉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5, (02) :24-25
[2]   运动创伤微创手术与康复 [J].
王予彬 ;
王惠芳 ;
李国平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5, (02) :69-70
[3]   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技巧 [J].
王予彬 ;
李文峰 ;
李方祥 ;
解强 ;
李国平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3, (04) :372-374
[4]   膝半月板关节镜下修复与移植重建术后的康复 [J].
王惠芳 ;
王予彬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2, (07) :60-62
[5]  
Patient outcomes following T-Fix meniscal repair and a modifiable, progressive rehabilitation program, a retrospective study[J] . Yavuz Kocabey,John Nyland,William M. Isbell,David N. M. Caborn.Archives of Orthopaedic and Trauma Surgery . 2004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