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作物雄性不育的诱发及其应用
被引:4
作者
:
舒庆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农业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农业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杭州,杭州
舒庆尧
夏英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农业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农业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杭州,杭州
夏英武
机构
:
[1]
浙江农业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农业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杭州,杭州
来源
:
核农学通报
|
1992年
/ 03期
关键词
:
雄性不育;
诱变;
可育株;
败育;
不育株;
隐性核不育基因;
雄性不育性;
作物;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诱发突变在提高作物产量、改进品质、增强抗性、缩短生长周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诱变产生的雄性不育性,在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和轮回选择育种中具有重要意义。1.雄性不育性的诱发和鉴定雄性不育突变的诱导技术和方法,与其他农艺性状的诱变基本相同。迄今,几乎在所有重要农作物上都已成功地获得了雄性不育突变。采用的理化诱变源色括γ射线、X射线、快中子、EMS、EI、NMU.DES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46
页数:2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