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主要针茅属草地土壤呼吸变化及其主导因子

被引:27
作者
齐玉春 [1 ]
董云社 [1 ]
刘立新 [2 ]
刘杏认 [1 ]
彭琴 [1 ,3 ]
肖胜生 [1 ,3 ]
何亚婷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温带草地; 针茅属(StipaL.); 土壤呼吸; 季节变化; 年际变异; 年排放量; Q10土壤水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草地生态系统是中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准确测定其土壤呼吸强度对于正确评价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对大气CO2的定量贡献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静态暗箱法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三类主要针茅属草地土壤呼吸强度进行了连续3年的野外测定,比较分析了不同草地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规律,计算了CO2年排放总量及其年内与年际变异系数,并分别建立了土壤呼吸与温度、土壤水分因子的数值关系模式.结果表明:草地覆被类型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规律.各草地土壤呼吸速率均表现为较大的年内与年际变异,尤其是在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波动明显.生长季土壤呼吸变异系数约为54.0%~93.0%,年内变异系数均在115.0%以上,年际变异表现为大针茅草原>贝加尔针茅草原>克氏针茅草原.贝加尔针茅草原、大针茅草原、克氏针茅草原土壤年呼吸总量分别约为223.62~299.24,150.62~226.99以及111.31~131.55gC·m?2·a?1,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从全年的尺度来看,拟合最佳的温度因子变化分别能够解释三类草原土壤呼吸变化的63.5%,73.0%与73.2%,对应的Q10值分别为2.16,2.98与2.40,且各土壤温度指标Q10值三种草地均表现为10cm地温>5cm地温>地表温度.从生长季尺度来看,土壤呼吸与表层土壤含水量相关性最强,三类草原0~10cm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分别能够解释土壤呼吸变异的95.2%,97.4%以及93.2%.
引用
收藏
页码:341 / 351
页数:1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