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6ka BP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克里雅河尾闾绿洲的变迁

被引:22
作者
张峰 [1 ,2 ]
王涛 [2 ]
海米提依米提 [3 ]
师庆东 [1 ]
阮秋荣 [4 ]
孙志群 [1 ]
李芳 [2 ]
机构
[1] 新疆大学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3]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 克里雅河; 尾闾; 绿洲; 圆沙古城; 环境变迁; 14C测年; 光释光测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 [地貌学(地形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沿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克里雅河现代绿洲尾闾达理雅博依以西的古河道,对圆沙古城遗址(38°52′N,81°35′E)所在的干三角洲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陶石器残片、砍剁木及铜器小件等古人类活动遗迹点百余处,采集到能够反映古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变迁的14C年龄样品14个及沉积物光释光(OSL)年龄样品5个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圆沙古城及其周围的绿洲至少约2.6kaBP于春秋时代(公元前716~475年)就已存在;约2.2kaBP,流经古城遗址的古河道曾发生断流,绿洲主体随克里雅河东迁至喀拉墩一带,成为史载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公元25年)塔里木丝路南道古国扜弥重要领地;约1.9kaBP,克里雅河曾再次在圆沙古城一带发育绿洲,该绿洲属东汉(公元24~220年)扜弥国,约至1.6kaBP与精绝和楼兰等塔里木盆地古绿洲同期废弃.圆沙等古绿洲的发育演变暗示,塔里木盆地铁器时代文明的开始可能与我国西部的2.8kaBP冰进事件有关,而其约1.6kaBP的消亡则与塔里木盆地精绝和楼兰等古绿洲的衰退可能有相似的原因.应用地貌学和考古学对圆沙干三角洲的年代学分析,为汉代及之前塔里木盆地的绿洲演化与环境变迁研究提供了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495 / 150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 [1] 罗布泊新发现古城与5个考古遗址的年代学初步研究
    吕厚远
    夏训诚
    刘嘉麒
    秦小光
    王富葆
    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
    周力平
    穆桂金
    焦迎新
    李敬芝
    [J]. 科学通报, 2010, (03) : 237 - 245
  • [2] 新疆塔里木盆地早期铁器时代人群的母系遗传结构分析
    崔银秋
    高诗珠
    谢承志
    张全超
    王海晶
    朱泓
    周慧
    [J]. 科学通报, 2009, 54 (19) : 2912 - 2919
  • [3]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1961—1998年逐月平均气温序列的重建
    杨青
    刘新春
    霍文
    郑伟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5 (02) : 85 - 89
  • [4] 新疆克里雅河下游圆沙古城古代居民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
    高诗珠
    崔银秋
    杨亦代
    段然慧
    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
    朱泓
    周慧
    [J].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8, (02) : 136 - 146
  • [5] 吐火罗人的起源与迁徙
    林梅村
    [J]. 西域研究, 2003, (03) : 9 - 23
  • [6] 新疆且末扎滚鲁克一号墓地发掘报告
    王博
    鲁礼鹏
    徐辉鸿
    艾尼瓦尔·艾山
    玉素甫·买买提
    [J]. 考古学报, 2003, (01) : 89 - 136+161
  • [7] 近年新疆考古新收获
    张玉忠
    [J]. 西域研究, 2001, (03) : 108 - 111
  • [8] 西昆仑山32ka来的冰川与环境演变
    焦克勤
    姚檀栋
    李世杰
    [J]. 冰川冻土, 2000, (03) : 250 - 256
  • [9] 世纪之交新疆考古学的回顾与展望
    陈戈
    张玉忠
    [J]. 西域研究, 1999, (01) : 4 - 14
  • [10] 新疆克里雅河流域考古调查概述
    伊弟利斯
    高亨娜·迪班娜·法兰克福
    刘国瑞
    张玉忠
    [J]. 考古, 1998, (12) : 28 - 3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