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毒素性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家兔血浆白细胞介素8的动态变化及其发生机制

被引:5
作者
杨光
李鸣真
叶望云
林宝英
机构
[1] 同济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关键词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内毒素,脂多糖,白细胞介素-8;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探讨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循环血中血浆白细胞介素8(IL8)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采用间隔24小时两次静脉注射内毒素(LPS)方法制作家兔内毒素性DIC模型。在模型复制前后不同时间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L8水平;同时观察了外周血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PMN)及脏器组织的病理变化。实验发现:在第1次注射LPS后2小时血浆IL8出现峰值(839.81±56.61ng/L),其次为第2次注射LPS后2小时IL8为654.37±68.38ng/L,且呈平坦的单峰曲线,持续时间较长(6小时),均较实验前(42.94±13.85ng/L)明显增高(P<0.01)。IL8与WBC和PMN计数变化密切相关(r=0.809,P<0.01;r=0.795,P<0.01)。作者认为:IL8参与内毒素性DIC的发生,确定机体受内毒素攻击后释放IL8的时机,适时应用拮抗剂,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6+63-64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