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直播产量及其群体质量特征的研究

被引:25
作者
钱银飞 [1 ]
张洪程 [1 ]
李杰 [1 ]
陈烨 [1 ]
郭振华 [1 ]
吴文革 [1 ,2 ]
戴其根 [1 ]
霍中洋 [1 ]
许轲 [1 ]
李德剑 [3 ]
周有炎 [3 ]
机构
[1]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2] 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3] 江苏省兴化市农业局
关键词
直播稻; 穗型; 产量; 群体质量特征;
D O I
10.13836/j.jjau.2008156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江苏近年育成的10个中熟中粳水稻品种(系)为直播材料,依品种在直播条件下形成的不同穗重进行划分为大中小3种穗型,研究其产量及其群体质量特征。结果表明:3种穗型水稻以中穗型水稻品种在直播栽培条件下产量较高,主要原因是其在较高有效穗的基础上增加了穗粒数,即颖花量显著增加。同时其产量的提高也依赖于关键生育期较高的LAI和高的干物质积累量,高的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表观转换率和转化率,同时保持了较高的成穗率等源库协调的群体质量特征。依据不同穗型品种产量及群体质量特征,对直播稻品种的合理选用及高产途径进行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766 / 77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不同品种不同密度水直播稻的高产机理研究 [J].
卢燕 ;
王小军 ;
张洪程 ;
霍中洋 ;
戴其根 ;
许轲 .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01) :18-21
[2]   我国南方直播稻若干问题及其技术对策研究 [J].
金千瑜 ;
欧阳由男 ;
陆永良 ;
徐一成 .
中国农学通报, 2001, (05) :44-48
[3]   水稻直播栽培高产机理研究初报 [J].
顾掌根 ;
王岳钧 .
作物研究, 2001, (02) :5-8+12
[4]   单季直播晚稻生育特点及“六改”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J].
顾掌根 ;
杨志根 ;
周海浪 .
福建稻麦科技, 2001, (02) :17-19
[5]   直播早稻的生育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J].
杨志根 ;
顾掌根 ;
余正富 ;
沈明华 .
江西农业科技, 1999, (01) :12-15
[6]   浅谈水稻轻简高产栽培中的品种应用问题 [J].
屈振国 .
中国稻米, 1998, (04) :7-8
[7]   直播早稻高产途径探讨 [J].
蔡仁祥 ;
曹利丰 ;
王岳钧 .
浙江农业学报, 1998, (02) :12-15
[8]   直播早稻高产群体结构探讨 [J].
杨志根 ;
顾掌根 ;
沈明华 ;
俞正富 .
江西农业科技, 1998, (02) :16-18
[9]   国外水稻直播栽培发展概况 [J].
朱德峰 ;
严学强 .
耕作与栽培, 1997, (Z1) :102-103
[10]   水稻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讲座(12)──直播稻的生育特点和增产对策 [J].
蒋彭炎 .
中国稻米, 1996, (04) :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