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锻炼项目、强度和时间对大学生焦虑、抑郁及自我概念的影响

被引:37
作者
李学砦
机构
[1] 中原工学院体育部河南省郑州市
关键词
运动疗法; 学生; 焦虑; 抑郁症; 自我概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4 [情感性精神病]; R749.7 [神经官能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锻炼项目、强度和时间对大学生焦虑、抑郁及自我概念的影响。方法:2004-05/06以中原工学院在校大学生为测查对象,运用自编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练情况调查问卷、主观体力感觉等级(RPE)、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田纳西自我概念问卷(TSCS)为测量工具,对大学生身体锻炼项目、时间及强度等因素与焦虑、抑郁及自我概念等心理健康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①有锻炼习惯的大学生和无锻炼习惯的大学生在焦虑、抑郁和自我概念方面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1)。②男、女大学生锻炼者在焦虑、抑郁及自我概念方面差异不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③长时间的乒乓球、羽毛球锻炼(M=32.237,n=11)和中等时间的身体素质类练习(M=35.237,n=50)更容易取得焦虑方面的心理效益;采取小强度或中等强度锻炼(M=37.059;M=37.358)较大强度锻炼(M=41.866)更适宜减轻焦虑程度(P<0.01)。④不同的锻炼项目、强度和时间对改善有锻炼习惯大学生的抑郁情绪方面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⑤乒羽类项目(M=282.816)和素质类项目(M=280.442)较足蓝类项目(M=264.488)更易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概念(P<0.01);而小强度的锻炼(M=283.957)比大强度锻炼(M=265.401)更易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概念(P<0.01)。结论:改善大学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社会心理学.[M].沙莲香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运动员机能评定常用生理生化指标测试方法及应用.[M].冯连世;李开刚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3]  
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张力为;任未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项群训练理论.[M].麻雪田等著;田麦久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