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的地方实践与益贫机制

被引:6
作者
于乐荣
李小云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关键词
益贫; 内生动力; 可持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产业扶贫关键在于产业发展的益贫属性是否实现。基于山东省典型调查发现,产业扶贫益贫机制在于:市场逻辑下扶贫项目为小农户创造新的增收空间,提供经济激励的同时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政府为益贫产业各主体的利益连结提供制度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源于乡村社会,与土地和农户关联紧密,在市场逻辑与社会道德逻辑中实现与贫困农户利益连结,一定程度上确保扶贫项目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促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路径上需要特别关注产业发展的社会基础,要积极培育内源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通过加强服务于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其提供更有利发展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产业扶贫政策能降低脱贫农户生计脆弱性吗?——政策效应评估与作用机制分析 [J].
李玉山 ;
陆远权 .
财政研究, 2020, (05) :63-77
[2]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产业扶贫的实践困境——对华北李村产业扶贫项目的考察 [J].
许汉泽 ;
李小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 (01) :9-16
[3]  
Growth versus Distribution: Does the Pattern of Growth Matter?. Howard White,Edward Anderson. Development Policy Review . 2001
[4]  
Redistribution with Growth. Chenery H, et al. London Journal . 1974
[5]   内生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发展的动力机制——基于嵌入性理论的个案研究 [J].
李耀锋 ;
张余慧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37 (01) :38-47
[6]   新中国成立后70年的反贫困历程及减贫机制 [J].
李小云 ;
于乐荣 ;
唐丽霞 .
中国农村经济, 2019, (10) :2-18
[7]   扶贫车间对农村妇女空间的再造——基于河南省的一个案例 [J].
陆继霞 ;
吴丽娟 ;
李小云 .
妇女研究论丛, 2020, (01) :36-46
[8]  
What is Pro-poor Growth. Kakwani, N,Pernia, E. Asian Development Review . 2000
[9]   从区域扶贫开发到精准扶贫——改革开放40年中国扶贫政策的演进及脱贫攻坚的难点和对策 [J].
汪三贵 ;
曾小溪 .
农业经济问题, 2018, (08) :40-50
[10]   “涉农电商”减贫机制分析 [J].
聂凤英 ;
熊雪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8 (04) :63-7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