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地表位涡密度强迫对2008年1月中国南方降水过程的影响Ⅱ:数值模拟

被引:5
作者
于佳卉 [1 ,2 ]
刘屹岷 [2 ,3 ]
马婷婷 [1 ,2 ]
吴国雄 [1 ,2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KLME)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
[3]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极端天气; 青藏高原; 位涡密度(PVD); 地表位涡密度强迫;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青藏高原东坡近地表的辐合能够增加地表的位涡密度(PVD)。高耸的青藏高原与等熵面相切,其东坡近地表增加的位涡密度成为等熵面边界上的位涡密度强迫源。利用IAP/LASG FAMIL全球大气环流模式探究青藏高原地表位涡密度增长对2008年初中国华南地区雨雪灾害天气形成的影响。首先与观测资料对比发现,通过张弛逼近动力初始化,在参照试验中,模式能够比较合理地再现青藏高原东部的地表位涡密度增长和1月24—27日中国华南的大气环流场及降水场。而在高原的地表位涡密度增长减弱的敏感性试验中高原下游区域特别是华南沿海、广西到山东一带的降水明显减小甚至消失。对结果的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区域的地表位涡密度增长在低空能够增强中国华南沿海地区的南风和水汽输送以及负的绝对涡度平流输送;在高空,高原上产生的正的位涡密度沿西风环流向下游输送,形成高层正的绝对涡度平流。从而在高原下游形成绝对涡度平流随高度增强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有利于上升运动发展。同时,高原地表位涡密度增长在低空所激发的气旋式环流增加了华南的水汽输送,最终激发了华南极端降水的产生。该个例模拟的结果证实了青藏高原东部的地表位涡密度强迫激发其下游极端天气发生的一种新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887 / 903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青藏高原地表位涡密度强迫对2008年1月中国南方降水过程的影响Ⅰ:资料分析 [J].
马婷婷 ;
吴国雄 ;
刘屹岷 ;
江志红 ;
于佳卉 .
气象学报, 2018, 76 (06) :870-886
[2]   Evaluation of the computat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finite-volume atmospheric model of the IAP/LASG(FAMIL) on a high-performance computer [J].
LI JinXiao ;
BAO Qing ;
LIU YiMin ;
WU GuoXiong .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7, 10 (04) :329-336
[3]   2008年1月我国南方冻雨过程的热力异常及其形成原因 [J].
高洋 ;
吴统文 ;
陈葆德 .
高原气象 , 2011, (06) :1526-1533
[4]   热源异常对2008年初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天气的影响 [J].
李来芳 ;
刘屹岷 ;
卜昌郁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1, 16 (02) :126-136
[5]   2008年1月我国南方持续雨雪过程的诊断分析 [J].
辜旭赞 .
高原气象 , 2011, (01) :150-157
[6]   2008年1月乌拉尔阻塞高压异常活动的分析研究 [J].
李崇银 ;
顾薇 .
大气科学, 2010, 34 (05) :865-874
[7]   2008年1月中国低温与北大西洋涛动和平流层异常活动的联系 [J].
谭桂容 ;
陈海山 ;
孙照渤 ;
邓伟涛 .
大气科学, 2010, (01) :175-183
[8]   2008年初中国南方持续性冰冻雨雪灾害形成的温度场结构分析 [J].
曾明剑 ;
陆维松 ;
梁信忠 ;
吴海英 ;
濮梅娟 ;
尹东屏 .
气象学报, 2008, 66 (06) :1043-1052
[9]   2008年初中国南方雪灾大尺度环流背景分析 [J].
王亚非 ;
李琰 ;
李萍云 ;
刘英 .
气象学报, 2008, (05) :826-835
[10]   2008年初冰雪灾害和华南准静止锋 [J].
陶祖钰 ;
郑永光 ;
张小玲 .
气象学报, 2008, (05) :85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