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的“媒体驱动型”特征

被引:5
作者
吴麟
机构
[1]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关键词
公众参与; 媒体; 社会转型; 国家-社会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当前中国公众参与呈现出"媒体驱动型"特征。这一特征的成因有六:区域性和片段性存在的公民社会;媒体公共领域的生成与初步发展;媒体管理初具社会法团主义特征;新闻专业主义的激发和规范作用;走向"善治"对媒体的现实需求;达成"审议民主"需要媒体作为。本文是一次尝试性的归纳,具体细节尚有待深入的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0+286 +28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审慎而积极地调整国家-媒体关系——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解读 [J].
展江 .
国际新闻界, 2008, (07) :24-29
[2]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M].高丙中; 袁瑞军;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审议民主.[M].谈火生等; 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4]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德)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
[5]  
全球化.[M].俞可平;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  
使民主运转起来.[M].(英)罗伯特·D.帕特南(RobertD.Putnam)著;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7]  
公民与文明社会.[M].(美)托马斯·雅诺斯基(ThomasJanoski)著;柯雄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