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北京地区温室中温室白粉虱最优管理的初步探讨

被引:2
作者
徐汝梅
江帆
张艺
刘来福
朱国仁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
[2] 中国农科院
关键词
初始种群; 初步探讨; 防治手段; 温室白粉虱; 温室粉虱; 最优管理; 种群动态; 种群变动; 施药次数; 种群密度;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种群动态的模拟模型,本文探讨了在可能的不同温度、不同初始种群密度的各组合下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种群的动态及发生程度。 我国当前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手段仍以化学防治为主。本文也探讨了当必须防治时,如何最优地选择农药品种和施用方式以使打药次数最少、残留相对地最少和相对地最经济。从结果看,在模拟的温度参数范围内,只要很好地控制住初始种群密度,整个生长期中可以不用防治。因此,培育“清洁苗”,合理地选择作物品种(不易受侵染者)是进行化学防治以至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的关键。本文也给出了对中等发生和严重发生时采取不同防治策略的两个例子。
引用
收藏
页码:164 / 17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论计算机化的病虫害管理系统的原理 [J].
李典谟 ;
R.L.Tummala ;
D.L.Haynes .
生态学报, 1983, (03) :252-261
[2]   经济生态学原则在工农业建设中的应用 [J].
马世骏 .
生态学报, 1983, (01) :1-6
[3]   华北棉区药剂防治二代棉铃虫经济生态学效益分析 [J].
盛承发 ;
丁岩钦 ;
马世骏 .
生态学报, 1983, (01) :35-46
[4]   变维矩阵模型在温室白粉虱种群动态模拟中的应用 [J].
徐汝梅 ;
刘来福 ;
朱国仁 ;
沈嘉骥 .
生态学报, 1981, (02) :147-158
[5]   十四种药剂防治温室白粉虱的评价 [J].
张芝利 ;
张璞荣 ;
康总江 ;
扈利华 .
植物保护, 1981, (01) :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