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脲佐菌素诱导SD和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的影响因素

被引:38
作者
郭学军 [1 ]
邹移海 [1 ]
吴凌 [2 ]
刘晓秋 [2 ]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2]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链脲佐菌素;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尿病; 大鼠; 成模率; 死亡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7.1 [糖尿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通过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作SD和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大鼠品系、给药剂量、给药次数对大鼠成模率、死亡率的影响,同时研究利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判断大鼠糖尿病成模率的意义。方法设置共同的正常对照组,①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中剂量组(55 mg/kg)和高剂量组(65 mg/kg);②SD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STZ(55 mg/kg),与①中的Wistar大鼠作对比;③SD大鼠随机分为一次给药组和两次给药组,注射剂量均为55 mg/kg,观察期间进行OGTT。结果①Wistar大鼠成模率和死亡率均高于SD大鼠;②采用SD大鼠、中剂量给药和两次给药的方式可提高成模率,并降低死亡率;③在有明确胰岛病理改变的模型组大鼠,其OGTT异常阳性率显著高于空腹血糖异常阳性率。结论用STZ诱导糖尿病模型是一种稳定可靠的方法。Wistar大鼠成模率和死亡率均高于SD大鼠;选用中剂量给药及两次给药的方式可提高SD大鼠成模率,并降低死亡率,维持时间较长。在动物实验中OGTT比空腹血糖监测更有诊断意义,不易造成漏诊。
引用
收藏
页码:301 / 304+331 +3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诊断学基础.[M].戴万亨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
[2]  
Experimental Type 2 Diabetes Induces Enzymatic Changes in Isolated Rat Enterocytes.[J].Isabel M. Martínez;Inmaculada Morales;Guadalupe García-Pino;José E. Campillo;María A. Tormo.Experimental Diabesity Research.2003, 2
[3]   链脲佐菌素诱导Ⅰ型糖尿病大鼠体征观察 [J].
吴清洪 ;
顾为望 ;
袁进 .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6, (04) :247-248
[4]   链脲佐菌素致大鼠糖尿病模型的实验研究 [J].
张静 ;
吴靖芳 ;
郑慧娥 ;
张耕 ;
王志勇 ;
王浩宇 ;
任君旭 .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2006, (04) :6-8
[5]   链脲佐菌素致大鼠高血糖模型的实验研究 [J].
刘科宇 ;
王春华 ;
杜智敏 .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6, (04) :272-274
[6]   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Ⅰ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J].
吴清洪 ;
顾为望 ;
袁进 .
动物医学进展, 2006, (08) :114-116
[7]   链脲佐菌素诱导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稳定性观察 [J].
蒋升 ;
谢自敬 ;
张莉 .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6, (01) :16-18+63
[8]   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的方法学探讨 [J].
杨亦彬 ;
张翥 ;
苏克亮 ;
陈泽君 ;
黄颂敏 .
华西医学, 2005, (02) :299-300
[9]   不同途径注射链脲佐菌素致大鼠糖尿病模型的研究 [J].
黄波 ;
刘学政 ;
庞东渤 .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3, (01)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