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下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的区域比较研究

被引:10
作者
马松林
机构
[1] 河南工业大学粮食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业;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空间滞后模型; 五大发展理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3 [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摘要
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空间滞后模型更适合分析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区域差异;上海、北京、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较高,安徽、内蒙古、湖北、河南等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偏低。基于2020年我国各地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达到60%以上的发展目标和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了提高各地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DEA方法对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及分析 [J].
杨雪姣 ;
王春瑞 ;
孙福田 .
开发研究, 2014, (02) :109-112
[2]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分析:1978-2010年 [J].
胡凯 .
商业研究, 2013, (06) :169-175
[3]   福建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实证研究 [J].
周建群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06) :24-30
[5]   甘肃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及分析 [J].
李双奎 ;
谈存峰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6) :143-147
[6]  
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 何锦义.学术问题研究. 2006(02)
[7]  
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 何锦义.学术问题研究. 2006 (02)
[8]   我国“九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J].
朱希刚 .
农业经济问题, 2002, (05) :12-13
[9]   1995—1999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定与分析 [J].
蒋和平 ;
苏基才 .
农业技术经济, 2001, (05) :12-17
[10]   简评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两种主要算法在我国的应用 [J].
吴强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0, (03) :11-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