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洞型油藏储集空间类型对油井含水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32
作者
刘中春
李江龙
吕成远
谭中良
骆铭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 储集空间; 物理模拟模型; 底水水锥机理; 油井含水率; 实验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根据流体动力学相似理论,建立了不同类型储集空间的室内物理模型,利用物理模拟方法,研究了底水锥进的机理及其对油井含水率的影响,探讨了缝洞型油藏残余油存在的主要形式。物理模型包括洞、缝洞及缝3种,其中洞模型是可视化模型,通过记录一定时间间隔的水锥图像,分析水锥产生的机理及发展规律。另外两种为充填式的,通过碳酸盐岩岩屑及不同尺度玻璃管模拟缝洞储集空间。实验过程中,用低压传感器测量模型中流体流动的压力变化,用部分自动收集器计量流体流量及含水率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71 / 27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One- and two-phase permeabilities of vugular porous media [J].
Moctezuma-Berthier, A ;
Vizika, O ;
Thovert, JF ;
Adler, PM .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2004, 56 (02) :225-244
[2]  
华北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开发.[M].华北石油勘探开发设计研究院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85,
[3]   烃类流体分布与缝洞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 [J].
陈志海 ;
黄广涛 ;
刘常红 ;
常铁龙 .
石油学报, 2007, (01) :92-97
[4]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描述及储量评估技术 [J].
张希明 ;
杨坚 ;
杨秋来 ;
张春冬 .
石油学报, 2004, (01) :13-18
[5]   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储集层非均质性 [J].
谭承军 ;
周英杰 ;
杜玉山 ;
闫文新 .
新疆石油地质, 2001, (06) :509-51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