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有助于加速区域创新效率收敛吗?

被引:11
作者
韩先锋 [1 ]
李勃昕 [2 ]
董明放 [3 ]
机构
[1]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2] 西安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 不详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互联网+”; 区域创新效率; 收敛性; “加速器”;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21.12.019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基于中国2006—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趋同理论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对区域创新效率收敛的影响。研究发现:(1)全国及三大地区创新效率均存在着显著σ收敛、随机性收敛和β收敛的典型化事实;(2)"互联网+"已成为新时期推动中国区域创新效率收敛的"加速器",考虑"互联网+"驱动后,创新效率较低地区赶上创新效率较高地区所需要的时间相对缩短了5年多,收敛速度相对提升了0.26个百分点;(3)若能充分注重"互联网+"与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和金融发展等因素综合效应的发挥,则可进一步强化"互联网+"驱动区域创新效率收敛的"加速器"效应;(4)"互联网+"对创新效率收敛的加速效果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互联网+"创新溢出红利的"后发优势"尤为值得关注。本文基于"互联网+"为重新审视如何缩小区域创新差距的现实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相关结论能为新时代下我国深入推动"互联网+"与区域创新的深度融合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67 / 17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J].
王可 ;
李连燕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 35 (06) :3-20
[2]   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收敛性研究: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 [J].
马大来 ;
陈仲常 ;
王玲 .
管理工程学报, 2017, 31 (01) :71-78
[3]   基于三阶段DEA-Windows分析的中国省域创新效率评价 [J].
乔元波 ;
王砚羽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7, 38 (01) :88-97
[4]  
基于非径向SE-C~2R模型与谱系聚类的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分析[J] 王春枝;赵国杰; 中国软科学 2015, 11
[5]   区域产学研合作活跃度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 [J].
刁丽琳 ;
朱桂龙 .
科学学研究, 2014, 32 (11) :1679-1688+1731
[6]   基于专利指标的中国区域创新趋同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J].
潘雄锋 ;
史晓辉 .
管理评论, 2012, 24 (02) :116-121
[7]  
How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Internet capabilit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rocesses of the firm[J] Charmaine Glavas;Shane Mathew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14,
[8]  
The technology clubs: The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across nations[J] Fulvio Castellacci;Daniele Archibugi Research Policy 2008,
[9]  
Innovation dynamics in the EU: convergence or divergence? A cross-country panel data analysis[J] Andre Jungmittag Empirical Economics 2006,
[10]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Convergence; and Growth[J] Robert J. Barro;Xavier Sala-I-Martin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