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克隆性8号染色体三体和7号染色体缺失的发生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13
作者
胡晓梅 [1 ]
王洪志 [1 ]
毛翠 [2 ]
刘池 [1 ]
李柳 [1 ]
郑春梅 [1 ]
肖海燕 [1 ]
杨晓红 [1 ]
许勇钢 [1 ]
王忠芬 [1 ]
胡乃平 [1 ]
刘锋 [1 ]
麻柔 [1 ]
机构
[1]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
[2]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科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核型分析,8三体,7缺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51.3 [骨髓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了解+8和-7/7q-克隆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的发生情况,探讨+8和-7/7q-克隆在MDS发生发展中的可能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短期培养法和G显带技术,对MDS患者的染色体异常、尤其+8和-7/7q-核型进行分析。结果:70例原发性MDS患者中,有43例存在染色体异常,异常检出率为61.4%,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为+8(18例)和-7/7q-(8例),其中4例为+8与-7/7q-并存。+8克隆多出现在RA阶段,而-7/7q-克隆则出现在疾病进展中。伴有-7/7q-核型的MDS,更容易转化为白血病。结论:+8和-7/7q-核型仍是MDS最为常见的染色体异常。+8克隆出现在MDS的早期,可能与Fas介导的细胞凋亡有关;而-7/7q-克隆的形成,导致MDS的进展及向白血病转化,可能与丢失片段的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40 / 34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荧光原位杂交和常规核型分析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8号染色体三体的比较 [J].
张志彪 ;
刘世和 ;
李娟 ;
薄丽津 ;
崔焕英 ;
刘旭平 ;
聂艳霞 ;
秦爽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2, (02) :115-118
[2]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8号染色体三体 [J].
李建勇 ;
潘金兰 ;
薛永权 ;
吴春华 ;
谢新 ;
过宇 ;
阮长耿 .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0, (04) :10-12
[3]  
Dragomir Marisavljević,Zoran Rolović,Darinka Bošković,Milica Čolović.Long-term survivors in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J].Medical Oncology,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