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关联理论的社会维度

被引:39
作者
冉永平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州
关键词
关联理论; 社会维度; 误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30 [语义学、语用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Sperber & Wilson(1986/1995)提出关联理论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为认知语用学打下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基础,但该理论面世以后却引起了各种非议甚至误解。有学者认为关联理论在本质上是脱离社会的,不能说明交际中的社会文化现象,因此本文主要围绕关联理论的社会性特征,以及对礼貌性言语行为的社交功能的解释展开讨论,旨在说明关联理论的社会维度以及该理论对社会文化特征的兼容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关联原则与优化思维——关联理论的阐释与献疑 [J].
徐盛桓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2, (03) :2-10
[2]   Relevance theory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politeness [J].
Jary, M .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8, 30 (01) :1-19
[3]  
Towards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politeness[J] . Victoria Escandell-Vidal.Language Sciences . 1996 (3)
[4]  
Levinson. Brown,P S.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