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花生收获机械化技术衍变历程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52
作者
高连兴 [1 ]
陈中玉 [1 ,2 ]
Charles Chen [3 ]
CLButts [4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2]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3] 奥本大学农学院
[4]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国家花生研究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机械化; 收获机; 花生; 捡拾收获机; 美国; 衍变历程; 启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33.75 [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
学科分类号
082801 ;
摘要
美国是花生收获机械化最早也是技术最先进国家,花生生产与出口一直保持世界强国地位。为探明美国花生收获机械化高水平发展主要动因,发现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运用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和一般科学思维方法等,系统地回顾了美国20世纪40年代以来花生收获方式和机械化收获技术衍变历程,深入分析了两段收获方式的选择和农机农艺紧密融合过程及其在花生收获机械化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结合中国花生生产与机械化现状,提出了因地制宜确立各主产区适宜的花生收获方式和技术路线,建立区域性花生种植技术体系,处理好花生花生机械技术引进与研发的关系,加强花生收获机械关键技术、产地干燥技术和花生秸秆收获技术研发等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美花生收获机械化技术现状与发展分析 [J].
陈中玉 ;
高连兴 ;
CHEN Charles ;
BUTTS C L .
农业机械学报, 2017, 48 (04) :1-21
[2]   动力圆盘式花生挖掘装置的设计与效果试验 [J].
杨然兵 ;
范玉滨 ;
尚书旗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10) :29-36
[3]   花生起挖晾晒后的果柄机械特性 [J].
关萌 ;
沈永哲 ;
高连兴 ;
赵宝权 ;
刘维维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2) :87-93
[4]   中国花生全程机械化发展状况及其在新疆的应用 [J].
王亮 ;
魏建军 ;
李艳 ;
王桥江 ;
韩萍 ;
关群才 ;
刘志刚 .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02) :161-168
[5]   4HJL-2型花生联合收获机摘果机构的设计与试验 [J].
王东伟 ;
尚书旗 ;
韩坤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14) :15-25
[6]   我国花生机械化收获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J].
陈有庆 ;
胡志超 ;
王海鸥 ;
彭宝良 .
中国农机化, 2012, (04) :14-17+11
[7]   振动筛式花生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J].
胡志超 ;
陈有庆 ;
王海鸥 ;
张会娟 ;
谢焕雄 ;
田立佳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10) :114-117
[8]   4LH2型半喂入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的研制 [J].
胡志超 ;
彭宝良 ;
尹文庆 ;
王海鸥 ;
田立佳 ;
胡良龙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3) :148-153
[9]   台湾的农业机械化 [J].
山东赴台湾农机考察团 .
山东农机化, 2002, (12) :23-24
[10]   台湾农业机械化与农机工业 [J].
肖林桦 .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1995, (02) :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