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 Ryff的 6因素模型为理论构架,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结构,结果表明:(1)在一阶水平上,获得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结构的16个因素:执着/经验学习;乐于助人/合作;充实感/责任感;方向感/目标感;紧迫感/胜任力;自我调节/面对现实;目的性;情绪控制/自我接受;独立性;人际知觉;自我适应性;发展/完善;自我激励/面向未来;同理心/信任;自我认知/合作;主动性/敏感性。(2)在二阶水平上,得到了一个5因素结构模型:个体成长;与他人积极的关系;自主性;环境控制/利用;生活目标。(3)研究结果没有出现假设中的第1个因素──自我接纳因素被其它几个维度所体现,其中环境控制/利用与生活目标所占比重较大。本研究的5因素结构模型验证了Ryff的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