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探区早古生代碳酸盐岩中方解石脉特征

被引:5
作者
高福红
刘立
邹海锋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吉林长春
[3] 吉林长春
关键词
大港探区; 碳酸盐岩; 裂隙; 方解石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 [沉积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碳酸盐岩是一种硬度低、抗剪切能力差、易溶解的岩石,内部易存在大量的各种类型的裂隙。利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手段,对大港探区的寒武─奥陶纪碳酸盐岩中的裂隙进行了研究:碳酸盐岩中存在三种类型的脉体,脉体的充填方式和脉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充填时间都有明显的差异。脉体的形成一方面受大地构造活动的影响,同时也受大气水及火山热液的控制,并与地球动力学演化有密切的关系。Ⅰ型脉体形成与裂谷作用之前,与海水有关;Ⅱ型脉体也形成与裂谷作用之前,但与淡水作用有关;Ⅲ型脉体形成于同裂谷或裂谷作用后,与火山热液作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阴极发光显微镜在储层研究中的应用[M].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王衍琦等编著, 1996
[2]  
华北断块区的形成与发展[M]. -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