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与水土流失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184
作者
徐宪立 [1 ]
马克明 [1 ]
傅伯杰 [1 ]
刘宪春 [2 ]
黄勇 [1 ]
祁建 [1 ]
机构
[1]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关键词
植被; 水土流失; 尺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水土流失是世界性的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控制水土流失成为迫切需要,有许多水土流失控制措施,而生物措施尤其植被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焦点。根据前人的研究,从斑块、坡面和流域/区域尺度总结了植被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斑块尺度植被对降雨和径流侵蚀能量具有很大的减弱或消除作用,可以改变植株底部的土壤性质,改善其结构,进而降低土壤可蚀性,增加入渗能力,从而减轻土壤侵蚀程度。不同植被类型、植被的不同层次结构,不同植被的形态结构具有不同的土壤侵蚀控制作用。坡面尺度主要从坡位、坡度、坡向对植被生长和分布格局的影响、对水土流失过程和格局的影响以及裸地-植被镶嵌格局、植被的条带格局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和反映水土流失过程的景观格局指数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更多是从植被恢复及其水土流失效应方面进行了探讨,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格局设计提供了极其有用的信息。流域/区域尺度植被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更大程度上受到气候、地貌特征的影响,因此研究多从一定气候条件控制的土地覆盖(植被覆盖)及其格局的水土流失效应方面进行的。由于大尺度监测非常困难,研究多从遥感监测、GIS集成和模型模拟方面开展,是流域、区域等大尺度生态安全格局设计的有力支持。前人的研究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了大量参考信息,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概括和归纳,希望能够对植被和水土流失关系的研究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137 / 31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黄土高原植被-降水关系的临界现象及其在植被建设中的意义 [J].
许炯心 .
生态学报, 2005, (06) :1233-1239
[2]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概念与理论基础 [J].
马克明 ;
傅伯杰 ;
黎晓亚 ;
关文彬 .
生态学报, 2004, (04) :761-768
[3]   黄土高原坡地单株植物下的微地形研究 [J].
宋述军 ;
李辉霞 ;
张建国 .
山地学报, 2003, (01) :106-109
[4]   植被保持水土有效性研究进展 [J].
李鹏 ;
李占斌 ;
郑良勇 .
水土保持研究, 2002, (01) :76-80
[5]   黄土高原林草水土保持有效盖度分析 [J].
焦菊英 ;
王万中 ;
李靖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5) :608-612
[6]   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 [J].
邬建国 .
生态学杂志, 2000, (01) :42-52
[7]   植被结构及其防止土壤侵蚀作用分析 [J].
王晗生 ;
刘国彬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9, (02) :63-69
[8]   植被盖度对水土保持功效影响的研究综述 [J].
张光辉,梁一民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1996, (02) :104-110
[9]   林地枯落物抗冲机理研究 [J].
汪有科 ;
吴钦孝 ;
赵鸿雁 ;
刘向东 ;
韩冰 .
水土保持学报, 1993, (01) :75-80
[10]   植被对土壤特性及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 [J].
查轩 ;
唐克丽 ;
张科利 ;
白红英 ;
蒋集华 .
水土保持学报, 1992, (02) :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