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种规训技术走向一种社会建设——社会工作参与现代国家治理的作用转变

被引:19
作者
郭伟和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理论流派; 国家治理结构; 新自由主义; 规训技术; 现代国家治理; 中国社会工作;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社会工作师; 社会工作岗位;
D O I
10.14134/j.cnki.cn33-1337/c.2016.04.016
中图分类号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正>治理的概念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被俞可平教授引入中国,直到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才作为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而被学术圈内外广泛接受。然而,在谈论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的关系之前,我们首先还是要梳理清楚治理的不同理论流派,然后再结合现实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具体方式和发挥的具体作用,来建构二者的理想关系模式。一、社会治理的不同理论流派治理的概念除了俞可平先生从国际政治科学引入的公共事务的协调机制之外,其实还包括西方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改革政府.[M].(美)奥斯本(Osborne;D.),(美)盖布勒(Gaebler;T.)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  
没有政府的治理.[M].(美)詹姆斯·N.罗西瑙(JamesN.Rosenau)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  
治理与善治.[M].俞可平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   后专业化时代的社会工作及其借鉴意义 [J].
郭伟和 .
社会学研究, 2014, 29 (05) :217-240+244
[5]   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 [J].
王思斌 .
社会科学战线, 2011, (02) :20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