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蜕皮激素的开发和利用

被引:9
作者
邱胡华
聂瑞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蜕皮激素; 云南; 化学结构; 类似物; 植物资源; 甾体激素; 同型物; 生物资源; 昆虫生长调节剂; 保幼激素; 咽侧体激素; 露水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昆虫的生长、发育、变态,自古一直是人们探求,困惑不解的难题。本世纪初生物学家Polsh于1917年提出了昆虫蜕皮的机制,30年代初Kopec,Fraenkel,Wigglesworth等人分别以实验证实了昆虫变态是激素控制。1954—1965年由Butenandt,Karlson的努力,确定了α-蜕皮激素的化学结构。1966年Nakanishi,Horn等发现植物中存在β-蜕皮激素及其类似物,由此世界性的对蜕皮激素植物资源的研究涌起了热潮,吸引着植物学家、天然产物学家、昆虫学家,为获得它而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本文就前人的研究结合我们的工作,探讨了云南地区丰富的蜕皮激素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能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9+41 +4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栽培露水草β-蜕皮激素含量的测定 [J].
聂瑞麟 ;
岳远征 .
云南植物研究, 1983, (03) :317-318
[2]   露水草家化栽培研究简报 [J].
陈宗莲 .
云南植物研究, 1983, (03) :319-322
[3]  
云南种子植物名录[M]. 云南人民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编,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