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引进亚麻种质资源的聚类分析及评价

被引:21
作者
王玉富 [1 ]
贾婉琪 [1 ]
薛召东 [1 ]
邱财生 [1 ]
郝冬梅 [1 ]
于文静 [1 ]
胡小荣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亚麻; 种质资源; 聚类分析;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10.05.003
中图分类号
S563.2 [亚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国外引进的150份亚麻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鉴定与聚类分析研究,将其分为4个类群。各个类群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中类群Ⅰ表现为株高较高、抗倒伏能力差、出麻率高、产量较高;类群Ⅱ株高较矮、较抗倒伏、出麻率较低、产量较低;类群Ⅲ表现为高抗倒伏、抗白粉病、产量较低;类群Ⅳ株高和产量最高。不同类群在育种中有不同的利用价值,尤其类群Ⅲ和Ⅳ中有高抗及高产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利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548 / 5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棉花数量性状的因子分析与品种的聚类分析 [J].
陈荣江 ;
张万琴 ;
王文峰 ;
朱明哲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8 (03) :225-230
[2]   河北省审定小麦品种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 [J].
傅晓艺 ;
付艺伟 ;
史占良 ;
何明琦 ;
张士昌 ;
郭进考 .
河北农业科学, 2009, 13 (04) :13-15
[3]   黍稷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 [J].
胡兴雨 ;
陆平 ;
贺建波 ;
王纶 ;
王星玉 ;
张红生 ;
张宗文 ;
吴斌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8, 9 (04) :492-496
[4]   宁夏水稻品种农艺性状分析及聚类分析 [J].
殷延勃 ;
马洪文 .
种子, 2008, (10) :72-74
[5]   多子芋3个品种群球茎质量和数量的差异显著性及变异性比较 [J].
黄新芳 ;
柯卫东 ;
李峰 ;
叶元英 ;
李双梅 ;
刘玉平 ;
彭静 ;
刘义满 ;
傅新发 ;
黄来春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8, (01) :73-78
[6]   部分引进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J].
岳淑芳 ;
郭世华 ;
王秀娟 ;
侯国峰 ;
廉博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53-57
[7]   亚麻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J].
路颖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6, (01) :13-15
[8]   21个花生地方品种的数量性状分析和聚类分析 [J].
郭贵敏 .
花生学报, 2004, (03) :29-31+40
[9]   亚麻品种资源的聚类分析及评价 [J].
张建平 ;
党占海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4, (03) :25-29
[10]   山东黄瓜地方种质资源的聚类分析 [J].
王志峰 ;
孙小镭 ;
曹齐卫 ;
高俊凤 ;
曲士松 ;
孙晋斌 .
山东农业科学, 2003, (05)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