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海德格尔之“缘在”的“真理”与“非真理”?

被引:2
作者
朱松峰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弗莱堡; 实际生活经验; 非本真性; 《存在与时间》; 缘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516.54 [海德格尔(Heidegger,M.1889~1976年)];
学科分类号
010103 ;
摘要
<正>在海德格尔之《存在与时间》中,"缘在"(Dasein)的"真理"(本真状态)与"非真理"(非本真状态)乃是两个关键性的词语。但是,关于它们的确切含义及其思想意义,海德格尔自己在该书中并没有非常明确的交代,这个问题至今依然是迷雾重重。本文试图借助于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时期的"实际生活经验"思想(尤其是它的"前理论"和"动荡"这两个基本特征),来澄清如何理解《存在与时间》中"缘在"的"真理"与"非真理"这个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海德格尔与《存在与时间》.[M].(英) 马尔霍尔;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海德格尔 哲学 纳粹主义.[M].()朱利安·扬(JulianYoung)著;陆丁;周濂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3]  
现代西方的超越思考.[M].俞宣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