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坳陷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排烃特征及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34
作者
郭继刚 [1 ,2 ]
庞雄奇 [1 ,2 ]
刘丹丹 [3 ]
姜振学 [1 ,2 ]
姜福杰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2]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关键词
排烃门限; 排烃量; 生烃潜力法; 资源评价; 库车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库车坳陷侏罗系致密砂岩油气藏的勘探日趋重要,其主力烃源岩排烃特征及资源潜力的研究亟待加强。根据排烃门限理论,笔者利用生烃潜力法研究库车坳陷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排烃特征,并对其资源潜力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库车坳陷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Ⅱ型有机质的排烃门限为0.7%,Ⅲ型有机质的排烃门限为0.8%。该套烃源岩的主要排烃期为康村组和库车组沉积期,属于晚期排烃,地质历史时期主要有3个排烃中心,即克拉苏地区、大北地区及迪那—依南地区。总排烃量和总远景资源量分别为887.06×108t和47.02×108t,其中石油与天然气的远景资源量分别为22.96×108t和3.02×1012 m3。综合分析后认为,侏罗系致密砂岩油气藏以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为主力供烃源岩,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327 / 3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库车前陆盆地天然气成藏过程及聚集特征 [J].
赵孟军 ;
王招明 ;
张水昌 ;
王清华 ;
宋岩 ;
柳少波 ;
秦胜飞 .
地质学报, 2005, (03) :414-422
[2]   东营凹陷烃源岩排烃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J].
陈中红 ;
查明 .
地球化学, 2005, (01) :79-87
[3]   塔里木台盆区有效源岩排烃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J].
管晓燕 ;
庞雄奇 ;
张俊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17-22+88
[4]   库车拗陷依南2气藏天然气生成与聚集 [J].
李贤庆 ;
肖贤明 ;
唐永春 ;
肖中尧 ;
米敬奎 ;
刘德汉 ;
申家贵 ;
刘金钟 .
科学通报, 2004, (S1) :100-106
[5]   库车前陆盆地烃源岩和烃类成熟度及其地质意义 [J].
李梅 ;
包建平 ;
汪海 ;
张秋茶 ;
郑多明 ;
卢玉红 ;
黄龙藏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4) :367-378
[6]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依南2气藏特征解析 [J].
刘玉魁 ;
邬光辉 ;
胡剑风 ;
王建宁 ;
郑多明 ;
吴建国 .
天然气工业, 2004, (07) :12-14+18
[7]   库车前陆盆地含油气系统的地质特征 [J].
吕锡敏 ;
皮学军 ;
任战利 ;
刘全新 ;
蔡振忠 ;
丁兆海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3) :214-217
[8]   库车坳陷侏罗系煤系烃源岩评价 [J].
孙金山 ;
刘国宏 ;
孙明安 ;
王朝霞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3, (06) :1-4+103
[9]   库车坳陷天然气资源勘探前景 [J].
汤华国 ;
王刚 ;
彭轼 ;
王媛 ;
钱铃 ;
卢玉红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6) :459-462
[10]   库车坳陷两期成藏及其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J].
赵孟军 ;
卢双舫 .
石油学报, 2003, (05) :16-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