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研究——基于致贫因子与孕灾环境契合的视角

被引:19
作者
庄天慧
张军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致贫因子; 孕灾环境; 契合; 扶贫开发;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2.08.009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民族地区贫困与灾害发生具有高度契合性。究其原因,除了灾害本身的贫困效应外,还与致贫因子与孕灾环境的契合性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基于风险及脆弱性的存在,这两者的契合具有理论上的必然性;而契合路径则主要体现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人口的增长与整体素质不高、经济的短板效应、薄弱的基础设施以及较低的社会保障水平。因此,民族地区实施扶贫开发需与防灾减灾有机结合起来,让灾害治理与扶贫开发齐头并进、协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5+111 +1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财政支持的适度性与政策优化 [J].
毕红霞 ;
薛兴利 ;
李升 .
农业经济问题, 2012, 33 (01) :29-36+110
[2]   新阶段西南民族地区农户扶贫需求实证研究——基于1739户农户的调查 [J].
庄天慧 ;
刘洪秀 ;
张海霞 .
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2 (10) :83-88+109
[3]   集中连片少数民族困难社区的灾害与贫困关联研究——基于渝鄂湘黔交界处149个村的调查 [J].
张大维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1, 32 (05) :127-132
[4]   自然灾害对农村贫困影响的经济分析 [J].
何红梅 ;
王晓波 ;
刘志隆 .
甘肃农业, 2011, (04) :21-22
[5]   地震灾害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基于生计资产体系的评价 [J].
李小云 ;
张悦 ;
李鹤 .
贵州社会科学, 2011, (03) :81-85
[6]   少数民族地区村级发展环境对贫困人口返贫的影响分析——基于四川、贵州、重庆少数民族地区67个村的调查 [J].
庄天慧 ;
张海霞 ;
傅新红 .
农业技术经济, 2011, (02) :41-49
[7]   自然灾害的农村贫困效应——对湖南SH村冰雪灾害的调查研究 [J].
明亮 .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38 (03) :187-189
[8]   自然灾害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影响研究——基于21个国家级民族贫困县67个村的分析 [J].
庄天慧 ;
张海霞 ;
杨锦秀 .
农村经济, 2010, (07) :52-56
[9]   农户贫困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福建省20个县(市、区)的农户微观层面数据 [J].
谢东梅 .
农业技术经济, 2009, (05) :39-45
[10]   农业自然灾害与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J].
王国敏 .
经济学家, 2005, (03) :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