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人的欧洲观

被引:11
作者
周弘 [1 ,2 ]
刘作奎 [2 ]
范勇鹏 [3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3]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国际问题编辑室
关键词
2008年; 欧洲观; 舆情调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2.3 [与各国政府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2008年10-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课题组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部国情调研项目的指导和资助下,在2007年的"中国公众对欧盟及中欧关系看法"调查的基础上,在北京、上海、福建、贵州、湖北、江苏、江西、内蒙古和陕西等九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问卷调查。课题组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77份。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对欧盟和中欧关系的认知具有以下特点:一,中国民众对欧盟的了解程度依然偏低,对欧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都在半数以下,而且比2007年的调查结果略有降低;二,虽然中欧双方长期致力于建立全面的伙伴关系,但是在中国民众心中,最能体现中欧关系重要性的还是经贸关系;三,在对欧盟缺乏总体了解的情况下,中国民众对中欧之间存在的冲突却有着相对明确的认知,他们认为欧盟对华军售禁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环境和能源问题、中欧贸易摩擦和文化与基本价值观的冲突是中欧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四,中国民众认为欧盟的国际影响力高于中国、俄罗斯和日本,仅次于美国,但是对欧盟国际影响力的评价比2007年稍有下降;五,虽然中欧关系在2008年经历了一系列摩擦,中国民众对欧盟依然抱有善意,但对中欧关系现状的消极性评价比2007年有所上升;六,中国民众感觉最亲近国家依次是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等,而认为对华态度最友好的国家却依次是丹麦、瑞典和英国,德国居第四,法国居第六;中国民众对英、法、德三国重要性的评价都比2007年有所下降。虽然中国民众对欧盟及其成员国仍持比较积极的看法,但是2008年中欧经历一系列摩擦后,欧盟及其成员国在中国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已经受损。欧洲人只有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处理对华关系,才能改变中国民众对欧洲积极看法下滑的趋势;七,从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地域和收入几个变量来看,性别、地域因素对中欧关系重要领域一些问题的看法的影响不大,而不同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和收入的人群对中欧关系某些问题的看法则呈现明显的差异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55+167 +167
页数:5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公众对欧盟及中欧关系看法的调查与初步分析 [J].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课题组 ;
周弘 ;
董礼胜 .
欧洲研究, 2008, (02) :1-52+159
[2]  
欧洲发展报告[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欧洲学会[编], 2005
[3]  
解构民意[M]. 华夏出版社 , 喻国明著, 2001
[4]  
五大城市年终民意调查:中国人如何看世界. 程刚. 环球时报 . 2006
[5]  
《[环球时报]大型调查:中国人看世界更客观》. 石华. 环球网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