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额盆地侏罗、白垩系油气超系统特征及其勘探方向

被引:30
作者
王新民
郭彦如
马龙
张虎权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甘肃兰州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键词
银—额盆地; 侏罗系—白垩系; 油气超系统; 勘探方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银—额盆地位于四大板块交汇拼合地带 ,发育于中生代板内拉分裂陷演化阶段 ,由一系列彼此分割相对独立的侏罗—白垩纪断陷湖盆群组成 ,发育典型的中生代侏罗、白垩系油气超系统。研究表明侏罗系油气超系统 (主要为中下侏罗统 )分布局限 ,煤系烃源岩发育较差 ,热演化程度高 ,自身储盖组合欠佳 ,因其与上覆下白垩统油气超系统的叠合 ,使得该油气超系统具有一定的含油气勘探远景。白垩系 (主要为下白垩统 )油气超系统分布广泛 ,湖相烃源岩发育 ,储盖组合良好 ,成藏配置较佳 ,尤以上白垩统—第三系与下白垩统叠合的凹陷油气勘探前景最为乐观。下白垩统油气超系统中最有利的勘探方向位于多期叠合、埋藏较深的单断箕状凹陷的斜坡区
引用
收藏
页码:490 / 49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贺西地区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分布 [J].
赵应成 ;
王新民 ;
袁剑英 ;
魏东涛 .
石油学报, 1999, (05) :13-19
[2]   油气超系统的概念与应用——以北非和北美为例 [J].
郑兴平 .
海相油气地质, 1998, (03) :15-19
[3]   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系油气形成(之一) [J].
陈建平 ;
赵文智 ;
秦勇 ;
罗平 ;
孟繁有 ;
赵长毅 ;
杨福忠 ;
朱兴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3) :17-21+3+9
[4]   甘肃西部及邻区区域地质特征与油气勘探方向 [J].
王新民 ;
苏醒 .
甘肃地质学报, 1997, (02) :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