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监控概念的重构

被引:38
作者
肖崇好
机构
[1] 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系潮州
关键词
自我监控; 自我呈现; 自我和谐; 人际和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9 [应用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Snyder(1974)提出自我监控来解释自我呈现中的个体差异。他认为高自我监控者具有3个特征:关注行为的适宜性,对情境线索敏感,并以此作为行为调节的指南。作者通过文献回顾指出,Snyder对高自我监控的定义不妥。该文通过对自我呈现功能分析,指出自我呈现既有自我功能,又有人际功能。想要给他人留下期望的印象,自我呈现不仅要维系人际和谐,而且要维系自我和谐。根据这两个维度,该文对自我监控概念进行了重构。把自我监控者分为4种:高自我监控者在自我呈现过程中既维系自我和谐,又维系人际和谐;他人导向监控者只注重人际和谐;自我导向监控者只注重自我和谐;低自我监控者既不注意人际和谐,也不注意自我和谐。
引用
收藏
页码:186 / 19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自我监控理论评价 [J].
肖崇好 .
心理科学, 2005, (04) :1010-1013
[2]  
The Chameleon Effect as Social Glue: Evidence for the 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 of Nonconscious Mimicry[J] . Jessica L. Lakin,Valerie E. Jefferis,Clara Michelle Cheng,Tanya L. Chartrand.Journal of Nonverbal Behavior .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