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积极创业:主动型城市适应模式的路径选择附视频

被引:6
作者
李萍 [1 ,2 ]
机构
[1] 厦门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2] 贵州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创业; 路径选择;
D O I
10.16614/j.cnki.issn1001-733x.2016.03.008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1202 ; 120202 ;
摘要
要积极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在现有的政策环境下,通过创业实践形成既具有主动适应动机又具有主动适应能力的"主动型城市适应"模式,一是要利用与拓展社会网络,增加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机会,促进其双重网络资源的整合;二是要着力加强创业教育,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能力,促进其职业与心理的多维融合;三是要深入挖掘地域或民族特色文化,丰富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类型,实现其经济与情感的双层嵌入;四是要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扶助新生代农民工创业项目,加快推进其城市融入的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2]   基于扎根理论的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机理研究 [J].
刘美玉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03) :63-68+111
[3]   新生代农民工创业问题研究 [J].
罗丹丹 .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 (03) :104-106
[4]   城市居民对进城农民工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群体间交往的视角 [J].
叶俊焘 ;
蒋剑勇 ;
钱文荣 .
浙江社会科学, 2011, (10) :95-100+158
[5]   社会资本转换与农民工收入——来自北京农民工调查的证据 [J].
叶静怡 ;
周晔馨 .
管理世界, 2010, (10) :34-46
[6]   农民工阶层的政治成长与党的执政基础建设 [J].
陈仁涛 .
中国青年研究, 2008, (07) :9-13
[7]   网络脱生:创业过程的社会学分析 [J].
边燕杰 ;
张磊 .
社会学研究, 2006, (06) :74-88+244
[8]   回乡,还是外出?——安徽四川二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 [J].
白南生 ;
何宇鹏 .
社会学研究, 2002, (03) :64-78
[9]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 [J].
王春光 .
社会学研究, 2001, (03) :63-76
[10]   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 [J].
周晓虹 .
社会学研究, 1998, (05) :6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