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穗期不同灌水深度下水稻群体与大气的温度差异

被引:25
作者
张彬 [1 ]
郑建初 [2 ]
黄山 [1 ]
田云录 [1 ]
彭兰 [3 ]
卞新民 [1 ]
张卫建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3]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杨庙镇镇政府
关键词
水稻; 灌水深度; 植株温度; 高温热害; 全球变暖;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8.0028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于2005年选用3个水稻品种(扬稻6号、扬粳9538和武香粳14)在抽穗开花期设置无水(0cm)、浅水(2~4cm)和深水(10cm以上)3个水分处理,研究水分管理对水稻不同部位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30—15:00,田间灌水深度显著影响水稻植株不同部位的温度.田间水位越高,水稻各部位的温度越低,大气温度与植株不同部位的温度的差值越高.深水管理下,3个品种大气与水稻穗部、植株中部和田面温差的平均值分别比无水管理高1.37、2.98和4.12℃,比浅水管理高0.67、1.59和2.17℃;而浅水管理大气与下穗部、植株中部和田面温差的平均值分别比无水管理高0.71、1.39和1.95℃.不同品种大气与水稻各部位的温度差值也存在差异.对田面-植株中部-穗部温度传递特性的分析表明,不同水深管理下的水稻群体内部温度的变化梯度符合热学传递原理,说明在抽穗期高温来临之前提高田间水深对降低或缓解水稻高温热害具有明显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华北平原冬小麦农田蒸散量
    郭家选
    李玉中
    严昌荣
    赵全胜
    梅旭荣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2) : 2357 - 2362
  • [2] 被测对象温度呈现空间分布时的红外测温偏差研究
    王立斌
    谢涛嵘
    张杰
    齐红星
    陈树德
    乔登江
    [J]. 仪器仪表学报, 2006, (10) : 1288 - 1293
  • [3] 灌水深度对杂交稻生产中高温危害的缓解效果初探
    宋忠华
    庞冰
    刘厚敖
    李红
    [J]. 杂交水稻, 2006, (02) : 72 - 73
  • [4] 抽穗期高温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
    郑建初
    张彬
    陈留根
    杜群
    秦永生
    宋健
    张卫建
    [J]. 江苏农业学报, 2005, (04) : 249 - 254
  • [5] 氮磷钾施用量及比例对水稻抗高温热害能力的影响
    赵决建
    [J]. 土壤肥料, 2005, (05) : 13 - 16
  • [6] 高温胁迫条件下硅对水稻花药开裂及授粉量的影响
    李文彬
    王贺
    张福锁
    [J]. 作物学报, 2005, (01) : 134 - 136
  • [7] 春小麦冠层温度分异特性的研究及其冷型基因型筛选
    黄景华
    李秀芬
    孙岩
    王广金
    刁艳玲
    郭强
    邓双丽
    [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5, (01) : 15 - 18
  • [8] 不同水分灌溉下的水稻生态效应研究
    邹君
    杨玉蓉
    谢小立
    [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 212 - 215
  • [9] 高温热害对四个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组合结实率的影响
    夏明元
    戚华雄
    [J]. 湖北农业科学, 2004, (02) : 21 - 22
  • [10] 2003年安徽早中稻花期热害及防御技术
    杨惠成
    黄仲青
    蒋之埙
    王相文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01)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