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抽穗期不同灌水深度下水稻群体与大气的温度差异
被引:25
作者:
张彬
[1
]
郑建初
[2
]
黄山
[1
]
田云录
[1
]
彭兰
[3
]
卞新民
[1
]
张卫建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3]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杨庙镇镇政府
来源:
关键词:
水稻;
灌水深度;
植株温度;
高温热害;
全球变暖;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8.0028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于2005年选用3个水稻品种(扬稻6号、扬粳9538和武香粳14)在抽穗开花期设置无水(0cm)、浅水(2~4cm)和深水(10cm以上)3个水分处理,研究水分管理对水稻不同部位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30—15:00,田间灌水深度显著影响水稻植株不同部位的温度.田间水位越高,水稻各部位的温度越低,大气温度与植株不同部位的温度的差值越高.深水管理下,3个品种大气与水稻穗部、植株中部和田面温差的平均值分别比无水管理高1.37、2.98和4.12℃,比浅水管理高0.67、1.59和2.17℃;而浅水管理大气与下穗部、植株中部和田面温差的平均值分别比无水管理高0.71、1.39和1.95℃.不同品种大气与水稻各部位的温度差值也存在差异.对田面-植株中部-穗部温度传递特性的分析表明,不同水深管理下的水稻群体内部温度的变化梯度符合热学传递原理,说明在抽穗期高温来临之前提高田间水深对降低或缓解水稻高温热害具有明显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2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