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4′-四溴联苯醚(BDE-47)污染沉积物对铜锈环棱螺肝胰脏的SOD、CAT和EROD活性的影响

被引:27
作者
周科
马陶武
朱程
刘佳
彭巾英
吴波
机构
[1]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2,2′,4,4′-四溴联苯醚; 沉积物; 铜锈环棱螺; 肝胰脏; 氧化胁迫; 7-乙氧基—3-异吩恶唑酮—脱乙基酶;
D O I
10.13671/j.hjkxxb.2010.08.018
中图分类号
X171.5 [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实验室培养的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oginosa)为受试生物,研究了2,2′,4,4′-四溴联苯醚(BDE-47)污染沉积物对铜锈环棱螺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7-乙氧基-3-异吩唑酮-脱乙基酶(EROD)活性的影响,以揭示BDE-47与这些酶活性之间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水平BDE-47污染沉积物暴露后,铜锈环棱螺肝胰脏SOD和CAT活性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剂量或时间依赖性效应,BDE-47可引起铜锈环棱螺肝胰脏的氧化应激,高剂量(≥160ng.g-1)BDE-47的长时间暴露可导致SOD和CAT活性显著下降,提示细胞出现氧化损伤.SOD对BDE-47胁迫的敏感性高于CAT.铜锈环棱螺肝胰脏中SOD和CAT可以作为指示低水平BDE-47污染沉积物胁迫的生物标志物.BDE-47不能诱导铜锈环棱螺肝胰脏EROD活性,但高剂量(≥160ng.g-1)或长时间BDE-47暴露则导致EROD活性显著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666 / 167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Laboratory culture of the freshwater benthic gastropod Bellamya aeruginosa (Reeve) and its utility as a test species for sediment toxicity[J]. Taowu Ma 1,Shuangjiao Gong 1 ,Ke Zhou 1 ,Cheng Zhu 1 ,Kaidong Deng 1 ,Qinghua Luo 1 ,Zijian Wang 21.College of Bi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Jishou University,Jishou 416000,China.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Aquatic Chemistry,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85,China.Journal of Environme
[2]   Cd Pb单一及复合污染沉积物对铜锈环棱螺肝胰脏SOD和MT的影响 [J].
马陶武 ;
朱程 ;
周科 ;
刘佳 ;
彭巾英 ;
彭清静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 29 (01) :30-37
[3]   十溴联苯醚(BDE-209)对成年大鼠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J].
李欣年 ;
黄敏 ;
虞太六 .
生态毒理学报, 2009, (04) :500-506
[4]   铜锈环棱螺对镉污染沉积物慢性胁迫的生物标志物响应 [J].
马陶武 ;
周科 ;
朱程 ;
刘佳 ;
王子健 .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 (08) :1750-1756
[5]   多溴联苯醚在典型电子垃圾污染区域水生食物链上的生物富集特征 [J].
张荧 ;
吴江平 ;
罗孝俊 ;
陈社军 ;
麦碧娴 ;
杨中艺 .
生态毒理学报, 2009, (03) :338-344
[6]   2,2′,4,4′-四溴联苯醚对鲫鱼离体肝脏组织的氧化胁迫 [J].
吴伟 ;
聂凤琴 ;
瞿建宏 ;
杨光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05) :1005-1009
[7]   多溴联苯醚对鲫鱼离体肝脏组织中CAT和GSH-Px的影响 [J].
吴伟 ;
聂凤琴 ;
瞿建宏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2) :408-413
[8]   珠江口钻孔沉积物中多溴联苯醚的沉积记录 [J].
林镇 ;
陈社军 ;
罗勇 ;
罗孝俊 ;
余梅 ;
麦碧娴 .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06) :830-834
[9]   2,2’,4,4’-四溴联苯醚对SH-SY5Y细胞氧化应激与DNA损伤的影响 [J].
何平 ;
何卫红 ;
王爱国 ;
张明 ;
夏涛 ;
陈学敏 .
卫生研究, 2007, (03) :266-268
[10]   多溴联苯醚的环境暴露及健康危害 [J].
叶细标 ;
傅华 .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7, (01) :9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