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从“特殊主义”走向“普遍主义”——刍议中国社会的信任结构与信用制度
被引:5
作者
:
宋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宋玮
机构
:
[1]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来源
:
中国金融
|
2007年
/ 24期
关键词
:
信用制度;
特殊主义;
普遍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648 [道德教育];
学科分类号
:
0308 ;
摘要
:
<正>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冲击着以人情联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也要求信用关系发展冲破狭隘的小圈子。信用关系的普遍性取决于社会上既有的信任结构。心理上的信任是一切信用形式的共同基础,也是人类社会成为一个有秩序共同体的基础。信任结构可以区分为特殊主义的信任与普遍主义的信任。按照社会学家的定义,所谓特殊主义信任就是凭借与行为者的特殊关系而认定行为对象身上的价值至上性,而普遍主义信任是独立于行为者与行为对象身份上的特殊关系。信任结构的性质以及特殊主义和普遍主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各种信用制度的演进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87
页数:1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