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大学职能的演变与使命的升华

被引:30
作者
史秋衡 [1 ,2 ]
季玟希 [1 ]
机构
[1]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2] 贵州师范大学校办
关键词
大学功用; 职能组合; 内涵演义; 历政进程;
D O I
10.13236/j.cnki.jshe.2019.06.001
中图分类号
G649.29 [高等教育史];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高等教育法》规定了大学职能的基准,中央顶层设计推进了重要使命的指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大学职能与使命不断丰富与交互促进,通用的普适职能与特殊的社稷使命交相辉映,实现了从一到五的演变与升华。改革开放前,大学办学目标主要为通过教学相长职能培养人才,奠基了教学职能和人才培养中心任务在大学职能和重要使命中的核心地位;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进步与科技发展,大学承担了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职能,促进科教共进,加强产学研共荣,担负起更多维的重要使命;为保持大学的生命力,增强文化自信,大学承担起文化承创的重要使命,从而重视大学精神,增加大学的创造活力;为适应21世纪全球化的现实需要,大学又承担了国际交流合作重要使命,以提升高校国际化合作办学能力和交流共赢机制。职能产生主要以社会环境为依托,实现内化并走向主动适应及优先发展。高校需同时发挥教学相长、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职能,并升华与牢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承创、国际交流合作五大重要使命,坚定不移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深化大学职能的内涵要义,达成大学对社稷应尽的重要使命,仍需进一步实现职能间的交叉创新与重要使命的融合升华;以辩证统一视角提升对大学职能内外部特征的固有认知与大学功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国际交流合作在大学的职能定位研究 [J].
赵旻 ;
陈海燕 .
中国高等教育, 2017, (17) :19-22
[2]   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分析 [J].
王旭东 ;
李玉珠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 (11) :33-36
[3]   从构建创新体系重新审视人文社科的价值 [J].
徐显明 .
中国高等教育, 2006, (23) :9-11
[4]   发挥大学第四功能作用 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 [J].
赵沁平 .
中国高等教育, 2006, (Z3) :9-11
[5]   关于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几点思考 [J].
俞芬飞 .
科技管理研究, 2001, (06) :46-48
[6]   大学职能的分析及其结构意义 [J].
顾建民 .
全球教育展望, 2001, (08) :68-72
[7]   高等教育和生产力发展 [J].
王亚朴 .
高等教育研究, 1993, (01) :48-52
[8]   论大学教学·科研·经济三大功能 [J].
陈祖兴 .
江苏高教, 1992, (05) :21-23
[9]  
高等教育学[M]. 山西人民出版社 , 侯怀银, 2007
[10]  
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张酉水, 2003